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航空   702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153篇
航天   2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e problem of a spacecraft orbiting the Neptune–Triton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new ingredients in this restricted three body problem are the Neptune oblateness and the high inclined and retrograde motion of Triton. First we present some interesting simulations showing the role played by the oblateness on a Neptune’s satellite, disturbed by Triton. We also give an extensive numerical exploration in the case when the spacecraft orbits Triton, considering Sun, Neptune and its planetary oblateness as disturbers. In the plane a × I (a = semi-major axis, I = inclination), we give a plot of the stable regions where the massless body can survive for thousand of years. Retrograde and direct orbits were considered and as usual, the region of stability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for the case of direct orbit of the spacecraft (Triton’s orbit is retrograde). Next we explore the dynamics in a vicinity of the Lagrangian points. The Birkhoff normalization is constructed around L2, followed by its reduction to the center manifold. In this reduced dynamics, a convenient Poincaré section shows the interplay of the Lyapunov and halo periodic orbits, Lissajous and quasi-halo tori as well as the stable and unstable manifolds of the planar Lyapunov orbit. To show the effect of the oblateness, the planar Lyapunov family emanating from the Lagrangian points and three-dimensional halo orbits are obtained by the numerical continu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82.
主要叙述了H13、QRO80M、QRO90SUPREME等新型热作模具钢的性能、使用特点及其热处理工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3.
“任务驱动”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任务”设计要全方位立体化进行考虑;评价要全方位多样化。指出了“任务驱动”必须与多种教学法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4.
本文阐述了媒体素材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可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85.
为对比研究表面处理对17-4PH不锈钢抗固体粒子冲蚀性能的影响,在17-4PH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多弧离子镀陶瓷/金属多层膜制备、激光表面合金化(LSA)处理和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硬质合金层处理,利用划痕仪、自组装的不锈钢抗固体粒子冲蚀(SPE)装置、多冲疲劳试验机对上述三种表面处理试样的小攻角和大攻角SPE失效行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切削是17-4PH不锈钢及其表面改性试样小攻角下固体粒子冲蚀破坏的主要失效机制,多冲型疲劳破坏是17-4PH不锈钢及其表面改性试样大攻角下固体粒子冲蚀的主要失效机制。HVOF WC-17Co涂层可显著提高17-4PH不锈钢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下SPE抗力。激光表面合金化层能够改善17-4PH不锈钢抗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下SPE性能,但SPE性能改善效果弱于HVOF喷涂涂层。TiAl N/Ti多层膜不能显著提高17-4PH不锈钢抗30°小攻角和90°大攻角的SPE性能。  相似文献   
86.
基于MSC.Patran软件,运用PCL语言编写了参数化建模程序,实现了多种开口形式和加强形式的复合材料开口结构二维模型快速化、自动化建立。运用刚度等效原理将复合材料任意截面形式的筋条等效成各向同性矩形实心筋条,解决了目前有限元软件中没有提供复合材料一维梁单元的问题。结合复合材料开口结构刚度计算与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头部损伤判据HIC的概念、适航要求及影响运输类飞机客舱头排旅客座椅HIC的相关参数;叙述了旅客座椅头排距、头部撞击壁板的刚度、安全带织带伸长率、乘坐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和重要程度;对如何设计符合HIC要求的经济舱头排旅客座椅和壁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8.
航空制造业对飞机的装配时间和装配质量提出较高要求,建立移动式生产线可有效提高飞机的装配效率和质量。结合Q400机身对接产品移动式生产线的建立,对气垫悬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对移动型架的结构进行设计说明和有限元分析,对气垫装置的布置、数量、驱动力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详细地计算分析。通过将气垫悬浮装置应用于移动式生产线,证明该装置满足飞机装配高质高效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作为其他飞机移动式生产线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9.
在AHP模型中,请一组专家对某一属性进行评价,根据专家的判断能力,给出判断力权值,再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方法,可得最优判断矩阵,这是AHP中构造判断矩阵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0.
跨声速风洞斜孔壁非线性流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远  张林  陈德华  林学东  贾智亮 《航空学报》2019,40(5):122497-122497
为分析跨声速风洞斜孔壁近壁区域的流动特性,评估气流偏角-压力系数的非线性关联,在0.6 m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基于七孔探针的流动特性测量试验。通过气流偏角和压力系数分布分析了斜孔壁流动的差阻特性,以及马赫数、模型升力对斜孔壁流动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发展了计算斜孔壁特性参数的微分法,并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斜孔壁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差阻性和非线性,在负压差范围内,近壁流动仍以出流为主;高亚声速时,空风洞模型区孔壁流动特性趋于实壁;安装模型后,随着升力的增大,升力面对应的孔壁区域流动向入流发展,孔壁流动特性趋于开口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