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3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飞机发动机燃料计量系统故障分析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品成本和复杂性的提高,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已成为复杂系统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其有效性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以经验为主的定性推理法,分析繁琐,工作量大,导致很难确定每种故障模式的故障影响。本文从BIT设计的角度,以功能角色模型理论为基础,导出在反馈系统中的推理规则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最后以喷气式发动机燃料计量系统为例,阐述对该系统进行故障分析的一般步骤。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功能角色模型理论可有效提高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02.
过载条件下不同配方体系绝热材料筛选及烧蚀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国内某发动机在飞行过载下绝热层的异常烧蚀为研究背景,基于地面过载模拟装置,模拟了飞行过载条件下的颗粒冲刷状态参数,针对不同配方体系的绝热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以及烧蚀特性研究,实验获得了三种材料的最大炭化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筛选出了实验条件下抗颗粒冲刷能力较强的绝热材料,并针对实验后绝热材料的炭化层进行了电镜扫描分析,结合绝热材料配方开展了抗烧蚀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验条件下,材料B的炭化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均最大,材料A的居中,材料A1的最小,材料A1的抗颗粒冲刷性能最佳;(2)由于芳纶纤维的原位成炭特性,决定了三元乙丙/芳纶纤维体系绝热材料的炭化层具有一定结构强度,而恰当的纤维和SiO2含量将会增强绝热材料的抗烧蚀性能;(3)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研制同时采用芳纶纤维和石棉纤维的绝热材料体系,在针对颗粒冲刷条件时,炭化层内即有可以形成骨架结构的芳纶纤维,又可以利用石棉纤维在受热分解时SiO2和MgO熔融后和纤维以及基体之间的粘结交联效应。  相似文献   
103.
Abstract

Ernest Davis' article “Qualit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in Interpreting Text and Narrative” discusses challenges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appears to raise for the formalization of commonsense spatial reasoning. Davis finds these to be of “surprising logical complexity,” but also “erratic” in that they do not show a logical structuring of the problem space that could guide productive research. In this response I argue that much of the apparent lack of structure Davis laments is due to the very style of formal modeling he pursues. By augmenting logical considerations with substantial input from other disciplines and by adopting a heterogeneous and modular approach to formalization, I suggest that the problem space is by no means as ill-structured as Davis presents it.  相似文献   
10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methods for learning the topological map of an unknown environment. We develop a topological mapping framework that achieves robustness against ambiguity in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by tracking all possible graph hypotheses simultaneously. We then exploit spatial reasoning to reduce the space of possible hypotheses. The considered constraints are qualitative direc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ap is planar.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direction information using two different spatial calculi and combine the approach with a real mapping system based on Voronoi graphs.  相似文献   
105.
郑州亚细亚商场凭借其特有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率先在最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方位确立了全新的经营坐标。本文力求通过对亚细亚商场顾客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地分析,找出产生这种姑果的原因及其同商场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之间的联系,反映顾客的看法,明确经营差距,寻求最佳对策,全文包括顾客构成、成交情况,顾客消费心理和顾客心目中的企业形象四个部分,并对塑造企业形象、加强定价策略和广告的研究以及专设学生服装部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期望有益于实践。  相似文献   
106.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embedding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for spatial data using the simple objects, points (P), lines (L), circuits (C), and areas (A). We have proposed PLCA as a new framework for a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In a PLCA expression, the entire figure is represented in a form in which all the objects are related. We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for two-dimensional realizability of a PLCA expression, and derive the relation that the numbers of objects in a PLCA expression should have. In this process, we use the well-known Euler's formula. We also give an algorithm for drawing the figure of the PLCA expression that satisfies this condition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and prove its correctness.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a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from qualitativ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07.
基于转捩模型的吸附式压气机正弯叶片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吸附式压气机扇形叶栅中正弯叶片的流场和气动性能,通过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的孔式抽吸方案,以探讨附面层抽吸抑制三维流动分离、减小损失的机理。首先通过与前期实验数据的对比,校核了数值计算代码的可靠性,所得到的流场特性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次通过在常规直叶片和正弯叶片中采用孔式附面层抽吸方法,以对比不同叶片积迭形式时附面层抽吸的效果,并探讨了通过改善抽吸设计方案提高抽吸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孔式抽吸可以较好地控制直、弯叶栅内的三维流动分离,抽吸后的吸力面气泡式分离消失,每个抽吸孔下游形成了新的基于抽吸孔特征的分离流动结构;抽吸策略的调整改善了角区的三维流动分离,尾迹旋涡的发展以及强度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8.
典型直升机旋翼翼型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升阻比特性的翼型是提高直升机旋翼气动性能的关键。对在典型的OA309旋翼翼型基础上开发的CH309翼型,进行了低、高速气动特性风洞试验研究。试验分别在FL14风洞和NF-6风洞中进行,采用表面测压和尾耙型阻测量技术。试验结果表明:CH309翼型的总体性能优于OA309翼型。试验结果为直升机旋翼设计时翼型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在低速条件下对三种吸气槽方案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墨迹流场显示法对叶栅壁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利用五孔气动探针对叶栅出口截面进行了扫掠,并对不同叶高的型面静压进行了采集,详细分析了全叶高吸气方式和两种局部吸气方式对叶栅流场结构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对抑制角区分离流动、减弱通道涡强度和尺度、提高叶栅内流动性能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方式,积聚在角区的低能流体由于较大的吸气量而被大量吸除是性能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陈雷  陈江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2):2765-2771
针对某两级低压涡轮的弯扭叶片进行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弯角和不同类型弯叶片的流场,认为级环境下弯叶片需根据具体载荷分布条件匹配设计.对于研究两级涡轮,第一级静叶反弯、第二级静叶正弯具有相对最优的气动绝热效率,J型弯相比对称弯改善负荷分配,降低二次流损失和激波损失,且小弯角叶片表面压力分布更均匀,流道中部熵增更小,性能高于大弯角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