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264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建立了振动切削中切削力的数学模型,进行振动切削中频率对切削力影响机理的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首次从理论上给出精密振动切削中频率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的振动切削条件下,切削力随切削参数变化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2.
 <正> 超塑性等温锻造作为新工艺自70年代以来,已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轻工行业等得到推广应用。长时间内,国内主要在钛合金、铝合金等工业材料上开展了成形研究和应用。本文则对高强度30CrMnSiA钢连接座件进行了超塑性等温成形工艺试验,并在钢的超细化预处理和变形中组织结构变化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成形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HCM-I型超精密车床数控系统软件的功能及工作流程.详细分析了数控系统软件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相应技术的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分析数控系统如何来控制机床的运动进给,构造了实现精度再生的系统模型。并将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几何误差补偿技术应用到数控系统中,开发了仿真补偿软件,达到了理想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15.
超精密加工中圆度的在线测量与补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微机系统、动态检测、信号处理、微位移等技术,研究开发补偿主轴径向误差运动提高工件圆度的新技术。在国产S1—235超精密车床进行了补偿切削试验,工件圆度改善60%以上,圆度值优于0.05μm。  相似文献   
116.
叙述了现行工艺模锻的GH4133B合金精化模锻件的性能和组织特点;叙述了直接时效、添加预备热处理精化模锻件的性能和组织特点.叙述了标准热处理固溶加热温度与精化模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7.
高同轴度精密车床是在精化过的精密车床的基础上,用空心液体静压主轴装夹零件,用分度精度<0.5″的端齿盘实现工件的掉头加工。通过对LY12和16Mn材料的零件加工,同轴度达1μm/100mm以内,是陀螺框架等高同轴度零件的理想加工设备。本文还介绍了机床的性能、结构、装配工艺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8.
为分析测量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结果差异的工艺原因,选取K9玻璃材料分两步在某抛光机上进行浮动抛光,用依据四种不同测量原理的表面形貌测量仪测量所加工的超光滑表面,对比各仪器测量结果,得出该试件表面实际所达到的精度;分析各仪器测量原理、分辨力决定因素,区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及它们各自对粗糙度参数的影响,得到该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玻璃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先进飞机远程终端采样技术,对电压/电流(400Hz)采样点数和精度关系进行了讨论,由于工程采样中数字积分法的开方计算有效值对实时性有很大影响,给出了全新的不带根号的采样有效值算法,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又在该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迭代算子.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通过对polar自主定位方法的研究,发展了基于gamma射线源在polar塑料闪烁体能量沉淀分布的定位方法,开展了polar自主定位方法的模拟试验验证,分析了polar自主定位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polar自主定位对电子学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该研究课题在没有专门定向仪器的情况下,仅采用polar基于Geant4模拟粗略分辨出gamma射线源从哪一个方向入射,分析其显著性。课题成果将应用于polar偏振探测器对gamma射线源的定位,同时可为评估polar电子学系统提供测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