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45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3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侯建文 《上海航天》2001,18(2):33-43
针对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方案、系统设计、系统特点和飞行试验的结果;对一些新的技术设计和新颖特殊的方案特点,从理论分析和技术实现给出了设计思路和工程实现的方法;分析了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在轨运行的结果;对长寿命、低成本和稳定连续运行的工程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水平能力和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三轴飞行仿真转台频带拓宽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智铭 《航天控制》2000,18(3):10-15,21
将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手臂控制等其它柔性控制系统的输入指令整形减振技术移植到转台应用中,并对输入指令整形器的设计方法、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以某单轴台控制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输入指令整形器以前馈的形式应用于单轴台的控制系统时,既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又可以很好地抑制频带拓宽时的机械谐振,而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此外,因其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和调试,所以可作为拓宽飞行仿真转台频带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两种用准直望远镜测量三轴转台轴线相交度的测量原理和实现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三个回转轴相交度的一种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探讨失速警告器的选位安装与校准问题。失速警告器的选位安装与校准均由试飞实验确定。提出了如何调整失速警告器安装位置和安装角的指导性原则,论述了用表速计量失速预警速度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旋转同心双轴间流动的热态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宏伟  丁水汀  袁怡祥  徐国强  陶智 《推进技术》2001,22(5):397-399,414
某型发动机高、低压涡轮轴间环形气流通内的流动可以简化为两个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问题。对其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得出了实验准则,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台,以实验方法研究了具有轴向通流的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气雷诺数增大,阻力系数总体趋势减小;冷气雷诺数的影响远大于内轴和外轴旋转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0°尖锥标模高超声速动导数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中科院力学所JP-4B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用模型自由飞方法对1°尖锥开展动态实验测量,并用参数微分法辨识得到了该模型的俯仰阻尼导数。文中还介绍了在模型优化设计,模型工艺以及实验测量记录和数据判读技术方面的一些进展。实验结果表明;脉冲风洞中模型自由飞方法得到的10°尖锥标模高超声速动态气动特性测量值与国外可比数据一致,重复测量精度与弹道把试验相当。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转轴位置对机翼、机身和三个组合体上翼面的动态特性的影响,对于机翼和机身,当转轴位置后移时其动态迟滞效应更为强烈。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前,上仰时会出现更为的动态迟滞效应。因此鸭翼达到失速状态较晚。而当翼面处于转轴之后时,如尾翼,将会更早地出现动失速,转轴位置对动态迟滞特性的影响可以认为主要是由于俯仰运动时的动态洗流影响所导致的实际有效迎角的变化。由此影响了动态分离涡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俯仰振荡三角翼在非定常自由流中运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成的国内首座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单自由度俯仰振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了一套对模型姿态和来流风速进行联合控制的软件。对一60°后掠三角翼模型进行了单独俯仰振荡运动和俯仰振荡与自由来流耦合运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做单独俯仰振荡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只有在迟滞环出现后才起作用,而迟滞环的出现是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时间不同造成的。非定常自由流对做俯仰振荡的三角翼气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模型上仰过程中来流的减速,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推迟了失速迎角;模型下俯过程中来流的加速,则更进一步推迟了升力系数恢复到静态时的值。当翼面上产生破碎涡流时,非定常自由流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系留气球在近地面收放过程中存在俯仰角过大的问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收放过程中不同因素对球体俯仰角的影响,采用LMS Virtua1. Lab建立了带滑轮索具系统的系留气球三维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测量数据都有较高的符合度。进而运用试验设计( DOE)方法,探索典型风速下球体俯仰角的响应区间。最后基于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技术,对滑轮索具系统设计进行优化,有效改善了球体在收放过程中俯仰角过大的问题。仿真模型对系留气球系统设计及收放控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