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4篇
航空   167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表层硬化M50NiL展开了磨削加工试验,获得了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磨削烧伤的影响趋势,并建立了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32.
针对超硬微结构功能表面的ELID磨削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超精密磨削技术在超硬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ELID磨削技术应用于微结构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采用ELID对超硬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可行性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的ELID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提高面齿轮副的啮合性能,根据面齿轮的磨削加工过程和配对圆柱齿轮的三维拓扑修形原理,推导了面齿轮副的三维拓扑修形齿面方程,分析了5种修形因数对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修形因数实现面齿轮副啮合性能的预控,通过试验验证了三维拓扑修形理论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齿廓修形因数是主要的预控参变量,对接触区域沿齿高方向的宽度有明显影响.齿向修形抛物线因数影响接触区沿齿长方向宽度,两者取值的不同能显著影响接触迹线的倾斜程度和接触区域的形状和面积.通过齿面三维拓扑修形,能有效预控齿面的接触区域和传动误差,降低面齿轮副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4.
针对高温合金超硬砂轮磨削粘附的特点,将高温合金磨削粘附分为轻度粘附、中度粘附、重度粘附、粘连粘附等几种形式,通过分析磨屑生成机理,解释了磨削粘附原因。验证了超硬砂轮新型磨削修锐方法的可行性。避免了在磨粒切削能力没有损失情况下,只因为粘附物附着的原因无法使用的情况,大幅提升超硬砂轮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5.
电镀立方氮化硼砂轮在高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的超深小孔磨削中,可大幅提高砂轮轴刚性,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6.
主要论述电火花内圆磨削加工的机理、加工特点,并通过实验和使用所取得的数据,较全面地分析了电火花内圆磨削加工阀套内孔、内环槽的电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缓进深磨的温度特征与烧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进深磨作为一项新工艺目前仍处在机理研究落后于生产应用,其潜力尚不得充分发挥的阶段。以与制件烧伤直接相关的缓磨温度的研究为例,国外一直存在着多种相矛盾的观点,且认为缓磨烧伤系瞬间发生因而难于预报和控制。本文在解决测试方法完善实验技术基础上,对缓磨时接触弧区的温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作了充分研究,所提供的烧伤前后弧区制件表面温度的时空分布图,在阐明缓磨时的温度特征与烧伤机理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另外,实验得出的缓磨烧伤是具有足够长时间的典型缓变过程的结论,对在实际生产中预报和监控烧伤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8.
磨削表面残余应力状态是影响许多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重要表面特性之一。但它极难在磨削过程中进行监测和判断。 在平面磨床上进行大量16MoCr5表面硬化钢的磨削试验证明,磨削表面残余应力σ_Ⅱ与单位面积磨削功率P″_c及磨削力比F_n/F_t间存在很好的函数对应关系,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用过程特征参量计算表面残余测定仪应力的实验公式。当P″_c:未超过第二临界值P″_(cⅡ)时,用残余应力模型所计算的数值与由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定的数值相符合。而在超过该临界值P″_(cⅡ)的情况下,由于磨削烧伤引起表面产生二次淬硬层其至裂纹,这时计算所得的高的拉应力值不就能在工件表面测得。 综合本研究课题的第一部分及本文的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磨削功率P″_c和磨削力比F_n/F可以作为磨削过程监测和预报表层质量的可靠的过程特征参量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9.
介绍了以回转双曲面作为麻花钻后刀面的数学模型 ,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针对该钻型的特点 ,提出用钻尖主刃的外缘和横刃转点处的锋角作为其设计参数值。并以尾隙角为补充参数 ,惟一地确定钻尖的刃磨参数。给出了该钻型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为双曲面麻花钻型的设计和刃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纳米结构WC/12Co涂层材料去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结构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在工业应用中不但其涂层制备技术而且其精密磨削技术对涂层的使用性能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磨削时的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就磨削参数对纳米结构W C/12Co(n-W C/12Co)涂层卧矩台精密平面磨削的磨削力分力比、比磨削能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n-W C/12Co涂层精密平面磨削后的表面/亚表面形貌的SEM观察分析,揭示了n-W C/12Co涂层精密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W C/12Co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主要是非弹性变形方式,材料脆性去除方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