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航空   693篇
航天技术   193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3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Introduction

The current U.S.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 suit in space includes liquid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garment (LCVG) to control thermal condition. Tubes knitted in LCVG for flowing water interrupt evaporation of perspiration, and astronauts feel discomfort.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ypothesized that a self-perspiration garment would effectively lower the skin temperature without raising humidity in the garment. Thus, we developed and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garment.

Methods

Eight healthy subjects were studied with a cyclic ergometer of 30, 60 90 and 120 W loading for 3 min each. Sk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back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Subjects wore and tested three types of garments i.e., a spandex wear without any cooling device (Normal), a simulated LCVG (s-LCVG) or the spandex wear knitted a vinyl tube for flowing water, and the spandex wear with a tube, which flows water and self-perspiration with oozing water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SPEC).

Results

All measurements were reached to steady state 2–3 min after the setting. The s-LCVG decreased skin temperature 0.39±0.14 °C during 12 min of cooling. With SPEC, skin temperature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until 6–9 min after starting the cooling. However,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rapidly and significantly after that, and finally decreased 1.59±0.32 °C. Humidity in the SPEC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s-LCVG.

Discussion

SPEC was effective for lowering skin temperature without raising humidity in the garment. The concept is expected to use as a better cooling system during EVA.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一种自适应光源设计方法。利用反馈原理自动校正自准直光源参数,调节发光强度,降低了自准直仪对反光面、使用环境的苛刻要求,提高了仪器的环境通用性及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53.
液态水相变发散冷却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液态水为冷却介质,采用高温合金粉末烧结多孔材料制造平板实验件,实验研究了具有液态水相变的发散冷却特性.用远红外热像系统记录实验平板热端表面温度分布,通过热电偶及压力传感器监控冷却腔内温度和压力变化,从而分析液态水的相变过程.实验表明:随着液态水注入率的增大,平均冷却效率不断提高;当液态水在暴露于高温主流的平板表面发生气液相变时,平均冷却效率趋于稳定且不再大幅上升;主流温度与液态水注入率决定了液态水的相变位置,并对冷却腔内压力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4.
涡轮叶片尾缘复合通道的换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法,测量了涡轮叶片尾缘带隔板的复合通道的温度场,分析了射流冲击强化扰流柱通道内换热的机理,讨论了两通道间隔板的不同开孔结构对换热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个换热评价指标,对不同开孔结构的隔板进行了换热评价.结果表明:冷气由第1通道进入,通过隔板上的孔不断由径向流动变为弦向流动后,对第2通道的扰流柱区形成冲击,最后由劈缝排出,提高了尾缘的换热;开孔均匀的隔板换热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5.
孔繁锵  吴宪云 《宇航学报》2011,32(2):367-379
基于干涉多光谱图像特点和应用环境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信源编码和感兴趣区域编码的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算法。编码端通过关键帧预测出边信息帧,然后联合估计的边信息帧和插值分布的概率模型在编码端进行比特平面码率估计,最后采用基于率失真提升的感兴趣区域编码,调整图像不同区域的率失真斜率来进行更合理的码率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好地保护了多光谱图像的光谱信息。在不同压缩比的情况下,这种编码方式在干涉多光谱图像压缩系统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算法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156.
赵熙  徐国强  罗翔  冯野  王蕾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6):1409-1414
在全面地分析热色液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热色液晶标定和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保持频闪和相机的相对位置以及两者距拍摄窗口的距离一致,在同一色调值下,拍摄方式(无/有拍摄窗口)、有机玻璃拍摄窗厚度、热力方向(加热/冷却)和热色液晶老化分别产生最大约0.5℃,0.2℃,0.26℃和1.2℃的温度差异.转静间隙不影响热色液晶的显色特性.温度与色调的关系主要与频闪仪的发光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7.
HOTDISK在工程材料导热系数测试中有着广泛应用。通过用HOTDISK对气凝胶粉体、保温毯和保温绝热板的测试,对比了不同时间段测试结果的波动情况,根据数据波动规律给出了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8.
在群周期相位比对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相位差测量方法。利用频率信号间群相位重合点的分布规律,在群相位重合点处建立测量闸门,将相位差的测量转化为以群周期为基础的短时间间隔测量,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测量分辨率。通过公共频率源信号的引入和群相位量子化处理技术,降低了实际计数闸门开启和关闭的随机性,消除了传统测量中±1个字的计数误差,提高了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鉴于短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可达10 -13 /s量级,通过MCU控制时间--相位差的转换,实际相位差的测量分辨率可达0.0001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同时该方法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在卫星导航系统主、备份原子钟之间的无缝切换、1pps信号的相位异常检测及星地间高精度时间同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9.
基于相对流面理论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内部流动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相对流面理论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泵内叶轮机械部件的内部流动进行计算和分析.流面的求解采用流线曲率法.根据不同部件内的流动数值模拟编制了模块化计算程序,使各部件的计算相对独立.不同部件之间采用混合平面法进行处理,将非定常问题转化为定常问题,简化计算.黏性的影响通过几种损失系数进行修正.数值计算的结果显示诱导轮和离心叶轮增加了液体的压强,而导流通道主要改变了液体的流动方向,这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60.
针对氢氧火箭发动机羽烟紫外辐射特性参数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紫外CCD(change coupled device)相机采集的单幅辐射图像,同时反演羽烟内紫外辐射源项和吸收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将羽烟简化为发射-吸收轴对称介质,通过对辐射图像数据进行Able变换得到三维介质内辐射强度分布,利用最小二乘法将反演问题转化为使计算得到的与Abel变换得到的辐射强度误差最小的最优化问题,然后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该最优化问题.通过在求解正问题得到的准确值的基础上添加随机噪声,模拟辐射图像数据,分析了测量误差对算法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测量误差不敏感,能够准确的重建羽烟内的辐射源项和吸收系数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