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航空   850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109篇
航天   1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当前七、八层砖混结构住宅在不增加墙体厚度的前提下,通过适当布置构造柱,来提高墙体承载力,因而达到增大使用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文辞  陈辰 《宇航计测技术》2001,21(3):31-35,59
提出了一种OCXO的恒温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乙醇的沸点制成换态式恒温箱。这种温度控制方法既可以用作中准确度的OCXO,又可以作为精密双层控温OCXO的外层恒温装置,还可以与简单的温补线路结合,构成高准确度的OTCXO。  相似文献   
93.
基于退化模型的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的加速试验必须保证产品的失效机理不变。针对加速退化试验(ADT)可靠性建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退化模型的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以基于随机过程和基于退化轨迹拟合的退化模型为例,通过加速系数的2种等效定义分别建立了模型参数与失效机理不变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推导出其参数在不同应力下须满足的关系。在合理假定检验样本服从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利用t统计量对样本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通过2个ADT实例验证了所提检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一种光纤环及其骨架膨胀系数的简易测量方法,并组建了测量系统。利用铝材和不锈钢,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用该系统测量了光纤环及不同骨架的膨胀系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找出与光纤环相匹配的骨架材料提供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本文就自动记录式流量计的原理、结构、参数设置、元器件选择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其测量精度很高,是包括微机在内的其他测量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而且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可靠耐用等,最后给出了实用的电子线路图。  相似文献   
96.
一种定量建立主题数据库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企业模型中的企业活动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实体组之间的相关系数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体组的分组算法,从而应可以根据主要数据库分划标准把实体划分成实体大组,形成主题数据库。  相似文献   
97.
扰流柱对层板冷却叶片前缘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涡轮导向叶片进、出口条件,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简化的层板冷却叶片前缘部分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冲击双层壁和带有圆形、方形、菱形扰流柱的4种层板冷却叶片前缘的流动与传热情况。结果表明:冲击双层壁的总压损失与带扰流柱的层板冷却叶片前缘的相差不大;方形、菱形与圆形扰流柱的靶面换热系数分布相近,差别很小;带扰流柱的层板结构叶片前缘的冷却效率比冲击双层壁的前缘的高,其中方形扰流柱的前缘表面的冷却效率最高,菱形、圆形的次之。  相似文献   
98.
针对仅使用两行要素(Two Line Element,TLE)作为数据源的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TLE轨道衰减的弹道系数计算方法。介绍了一种常用的基于两组TLE的直接计算法,分析TLE选取间隔对结果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组TLE的迭代计算方法,以降低异常TLE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从弹道系数计算效果、在再入预报中的应用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基于多组TLE的迭代计算法稳定性更高、受TLE精度的影响更小;由于数据区间更短,基于两组TLE的计算结果对短期轨道衰减特性反应得更准确,用于临近再入时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
费腾  季路成  周玲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6):1260-1272
为了解决通流特性分析程序中原始模型对压气机性能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高压气机通流特性分析过程的可靠性,基于对大量多圆弧叶栅的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压气机叶栅性能数据库,并以该数据库为依托,采用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建立了压气机叶栅基准损失系数和基准落后角模型。结果显示:两模型对叶栅基准损失系数和基准落后角的预测精度均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其精度分别为±0.002和±1°。在对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的通流特性分析程序校验过程中发现,其无论对压气机整机性能还是对流动细节的预测精度上都获得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主流区。此外从压气机整体特性上看,基准损失系数和基准落后角精度的提高对非设计工况损失系数和落后角的预测精度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00.
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对涡轮叶片耐热极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涡轮叶片的传热特性,选取某型气冷涡轮动叶10%、50%和90%叶高的特征型面通过低导热光敏树脂材料经过3D打印而成,通过叶片表面粘贴厚度为0.02mm康铜加热膜接通恒定电流加热,使用红外热像系统精确测量叶片壁面温度,在平面叶栅中研究了吹风比(M)和雷诺数(Re)对气膜绝热冷却效率和努塞尔数(Nu)的影响(试验中基于弦长的进口雷诺数Re为8.0×104-16.7×104,吹风比M为1-3)。试验结果表明:M=1时气膜能够较好附着在叶片表面,叶片表面得到较好冷却;随着主流雷诺数的增加,绝热壁面温度逐渐升高,绝热效率逐渐降低;吹风比对涡轮叶片的传热特性的影响与气膜孔出流角度有关,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压力面绝热冷却效率逐渐增大,由于吸力面的气膜孔出流角较大,吹风比增大使得吸力面的绝热冷却效率逐渐减小;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