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52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01.
从建设投资、运行费用、设计、操作、维护等诸多方面对引射器引气与压气机抽气建立加力燃烧室高空模拟试验器喷口低压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对比,得出引射器引气方案优于压气机抽气方案。  相似文献   
102.
直射式喷嘴垂直跨流喷射的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Malvern激光粒子分析仪在气流速度50-150m/s,供油压力1.0786-4.1188MPa,喷嘴孔径0.5-0.9mm,喷嘴下流距离60-250mm参范围内试验研究了直射式喷嘴垂直跨流喷射的雾化特性沿径向位置、射流穿透深度与最大浓度线的变化,双喷嘴的雾化特性以及稳定器对雾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汽车空调风道设计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调风道的设计与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车内环境的舒适性.风道设计中要求风道的气流噪声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风道中压力损失是使得车厢内产生气流噪声的原因之一,在此通过分析风道中产生压力损失的原因和对某汽车整车送风系统的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分析和实际测试,说明减小风道压力损失可使车内噪声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04.
传导发射是沿电源线或信号线传输的电磁发射,在低频范围内,传导发射是电磁干扰的主要形式。如不采取措施,几乎所有的电子、电气设备电源线的传导发射都得超标,它严重地威胁着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本文对典型的干扰源—开关电源的传导发射频谱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降低传导干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大曲率弯道内湍流数值计算与测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用k-ε两方程模型和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研究了大曲率、小高宽比弯道内的湍流流动。实测发现湍流存在强烈的各向异性,最大时均速度u_(max)在25°截面后随θ角增大向外壁移动。计算发现用k-ε模型得到的时均速度u的结果与实验比较,在45°截面前,二者符合得很好,此后,存在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06.
刘国增 《火箭推进》2011,37(3):48-51
通过对大批量的钛合金管材进行涡流检测,从涡流检测原理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缺陷信号、噪声信号的产生以及差异,通过多次调试试验得到了各种规格管材的检测参数,其中对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的频率、增益进行了多次对比试验,得到了最佳参数范围,为管材的可靠性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关于压气机过渡段设计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丽敏  冯旭栋  陈璇  吴亚楠 《航空学报》2013,34(5):1057-1063
 为改善压气机过渡段内的流动损失,提高设计过程的快速性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发展了结合气动评估与优化算法的带支板压气机过渡段的设计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程序。针对算法各自的特点将不同的气动评估方法运用到优化方法的不同阶段,求解子午平面的二维方法用于解空间的全局寻优,精确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程的方法用于进行局部寻优,这使得设计流程变得快速而不失准确性,并建立了方便进行流通面积控制的过渡段参数化方法。其次,针对一算例开展了设计工作,并分析了损失来源,结果表明过渡段的设计如果不考虑支板的影响将对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对于进出口面积相同的过渡段设计,沿流动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的面积变化有助于减小过渡段支板后半段的局部快速扩压作用与凹壁面减速作用相互叠加引起的高损失区域,避免大的流动分离;过渡段流通面积扩张度有一个最佳值,其值受支板翼型、进出口面积比等因素共同影响。最后,将本文设计方法得到的过渡段规律同前人所做类似工作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说明本文发展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针对某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外涵静子后掠降噪的优化设计目标,采用1种周向平均快速特性预测计算方法和3维数值模拟软件NUMECA,对其100%设计转速下外涵静子无后掠及轴向后掠22.5°和30°算例的特性曲线及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研究外涵静子轴向后掠对风扇/增压级特性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轴向后掠角度会使静子表面静压在叶尖处增强,而根部的叶片表面静压分布更趋均匀,风扇/增压级的外涵气动特性在裕度上无明显恶化;但严重的后掠角度则会导致叶尖叶片表面载荷显著增加,从而造成外涵的喘振裕度减小,进而影响整个风扇/增压级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109.
提出局部拥塞表概念,利用旁路、局部拥塞表和hello消息机制,对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protocol,DSR)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拥塞适应动态源路由(Congestion adaptive dynamic source routing,CA-DSR)协议。在CA-DSR协议中,主节点利用局部拥塞表,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网络拥塞,当拥塞发生时,拥塞节点的上一节点能建立绕过拥塞节点的旁路,当数据流到达已建立旁路的节点时,被按比例分流在主路由和旁路上,实现了路由拥塞适应功能。协议利用hello消息对局部拥塞表进行有效维护。与DSR相比,CA-DSR协议中平均端到端延迟更短、数据包递交率更高、规格化路由开销更少。仿真结果已证明了CA-DSR协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和边界元耦合方法的管道进口声传播及声辐射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整个声场分为内部有限域和外部无界域,分别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求解控制方程,在二者之间的界面上使用具有物理意义的声阻抗参数进行匹配,并通过一种快速迭代方法实现全声场求解。这种迭代方法可以保证有限元刚度矩阵等带宽以及对称的特性不被破坏,有助于提高计算效率。该模型先得到了Levine and Schwinger标准解的检验,进而在无流动情况下对于简化的航发短舱进口管道模型进行了噪声辐射现象的数值模拟,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声衬对远场声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