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TDRSS中用户星的星-星天线跟踪规律深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翟坤  杨涤  孙小松 《飞行力学》2004,22(3):88-91
应用坐标转换,得到用户星的星-星天线基本跟踪规律。针对几种情况,并考虑地球的隔断影响和天线的自身限制,对星一星天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表达式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最后,针对某用户星,应用Matlab进行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根据得出的跟踪规律,可以使用户星的星一星天线最大范围地跟踪中继卫星。  相似文献   
32.
基于斜距测量的浮标位置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航空搜潜浮标与飞机的相对距离和方位,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计算浮标位置的原理、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算法;仿真分析了方位估计值对计算浮标位置收敛速度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文中所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3.
丁杨斌  申功勋 《航空学报》2007,28(2):397-401
 静基座大方位失准角的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方程是非线性的,Unscented粒子滤波从非线性系统状态向量概率分布出发,结合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的特点,无需对非线性系统模型进行处理而能达到较高的滤波精度。本文对Unscented粒子滤波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重采样算法,运用于捷联惯导系统静基座大方位失准角初始对准中,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34.
半球谐振陀螺是基于哥氏效应测量角速度的新型固态陀螺,全角模式下具有低噪声、高带宽和大动态范围,并且可以直接读取角度信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全角模式下的主要误差来源——阻尼不均匀项,在二维谐振子振动模型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Lynch平均法,结合驻波进动方程,重点梳理了“四力控制”法、方位角自适应补偿法和“虚拟旋转”法等误差补偿方法,并对各补偿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半球谐振陀螺误差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基于光电探测系统的地面车精确定位定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地导弹发射车、指挥车、侦察车等陆地战车对车载定位/定向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探测系统测量3个已知标志点与地面车辆之间的角度信息来精确确定地面车辆的位置和航向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只需依次对3个已知标志点进行1次光电测角,就可以精确确定地面车辆的位置和航向,并且东向和北向定位误差小于0.5m,方位误差小于20″(1σ).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定位定向精度高,且能同时服务于同一场地的多辆地面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直升机合成孔径雷达(SAR)已成为遥感领域的重要探测工具。针对平台微小高频振动导致方位重影,造成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相位补偿算法。首先利用回波录取的几何构型,推导基于直升机振动平台的SAR回波表达式,并引入雅可比-安格尔恒等式,对回波完成一阶贝塞尔级数展开,获得高频振动误差与方位向重影的关系式。然后,从直升机SAR实测数据入手,对方位相位进行差分、提取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频点信息,并对频点信息进行反演,得到高频误差相位。最后,利用高频误差相位对原始回波进行补偿,抑制成对回波模糊现象,从而消除方位重影。基于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Links between climate and Earth’s orbi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about 160 years. Two decisive advances towards an astronomical theory of palæoclimates were Milankovitch’s theory of insolation (1941) and independent findings, in 1976, of a double precession frequency peak in marine sediment data and from celestial mechanics calculations. The present chapter reviews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ny astronomical theory of climate: (1) to calculate the orbital elements, (2) to infer insolation changes from climatic precession, obliquity and eccentricity, and (3)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se variations on climate. The Louvain-la-Neuve climate-ice sheet model has been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confirming the relevance of Milankovitch’s theory, but it also evidences the critical role played by greenhouse gases during periods of low eccentricity. It is recognised today that climatic interactions at the global scale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of glacial inception and deglaciation. Three examples are given, related to the responses of the carbon cycle, hydrological cycle, and the terrestrial biosphere, respectively. The chapter concludes on an outlook 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n this topic.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光纤测振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理想光脉冲信号的形状和探测几率,其结果可为光源、光纤和叶片之间的匹配提供依据,也可在信号采集和处理中作参考。  相似文献   
39.
鸭式旋翼/机翼(CRW)飞机是一种新型复合升力飞机。旋转机翼的焦点位置、迎风面积随旋转机翼方位角剧烈变化,同时旋转机翼气动力受前机身上洗流影响明显,综合影响使得旋转机翼在旋转状态下全机气动特性随旋转机翼方位角剧烈变化。通过风洞试验对纵向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机翼的升阻特性变化对全机升阻及俯仰特性的影响以振荡的形式表现,频率为旋转机翼的旋转频率,幅值都在固定翼状态稳态值的5%以上。  相似文献   
40.
杨鸣冬  朱岱寅 《航空学报》2016,37(3):984-996
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模式,既可以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又能够扩展成像范围。其数据处理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系统脉冲重复频率(PRF)不足,方位向信号发生混叠;二是合成孔径长度的增加使运动误差的影响更为突出,运动补偿(MOCO)精度要求提高。基于子孔径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分辨率成像算法。划分子孔径克服了PRF不足的问题;子孔径数据处理采用结合视线(LOS)方向运动补偿的Omega-K算法,实现更高精度的运动补偿,提高了聚焦质量。最终的方位向分辨率达到0.1 m,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点目标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