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2篇
  免费   2689篇
  国内免费   1873篇
航空   8951篇
航天技术   2166篇
综合类   1171篇
航天   288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531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759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We report work utilizing 15-min resolution ionospheric data obtained with DPS-4 digisonde in 2003–2011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amplitudes and phases of the most powerful spectral components of the F2 layer critical frequency (foF2) and peak height (hmF2) fluctuations over Irkutsk (52.5°N, 104.0°E). We show that fluctuations of both parameters contain quasi-harmonic components with periods of Tn = 24/n h (n = 1–7). The number of distinct spectral peaks varies from 3 in summer to 7 in winter. Amplitude and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urnal (n = 1) and semidiurnal (n = 2) components is studied using the data sets extracted from the original data sets with band-pass filter.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amplitudes of diurnal/semidiurnal foF2 and diurnal hmF2 components are maximum in winter and minimum in summer. Amplitudes of the diurnal components vary gradually; those of the foF2 semidiurnal one, abruptly, thus forming a narrow winter maximum in November–January. The phase (local time of maximum) of the diurnal foF2 component increases gradually by 4–6 h from winter to summer. The phase of the semidiurnal foF2 component is nearly stable in winter/summer and sharply decreases (increases) by 2–3 h near the spring (autumn) equinox. The phase of the diurnal component of hmF2 (local time of minimum) varies slightly between 1130 and 1300 LT; that of the semidiurnal one decreases (increases) by 4–6 h from January to March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main features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diurnal and semidiurnal components of the mid-latitude F2 layer parameters recur consistently during the solar activity growth and decline phases.  相似文献   
932.
IPDI型HTPB推进剂界面软化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界面推进剂状态和粘接拉伸强度,研究了HTPB—IP—DI推进剂界面软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存放期间半固化衬层吸收的水分是HTPB—IPDI推进剂界面软化的根源:衬层吸水量的大小决定界面软化的程度;衬层中的吸水性填料、存放时间和环境湿度影响衬层的吸水量;而衬层中的固化催化剂、推进剂中的碱性功能助剂ZGY及高固化温度等因素对界面软化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3.
二元进气道夹角对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RNG κ-ε湍流模型及单步涡扩散化学反应模型,对采用双侧二元进气道的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内纯气相化学反应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进气道夹角和一次燃气喷嘴结构对冲压发动机燃烧的影响,总结了3种不同燃气喷嘴结构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随进气道夹角的变化规律,为冲压发动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4.
从机器人自动上壁及缓冲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机器人拉力形成的机理、碰壁的原因和过程.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给出了拉力的计算方法,采用机器人物理样机进行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拉力的作用下机器人与壁面贴合,同时伴随碰撞,其间冲击能量的吸收由机器人裙边和支撑机构所构成的缓冲装置承担.前者还要保证机器人贴壁后的密封,因此刚度不宜过大,后者还要保证机器人在壁面上稳定行走,因此它的刚度又不宜过小.给出了缓冲装置刚度的确定方法及其在裙边和支撑机构上的分配准则,可用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935.
空对空导弹对战斗机空战效能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定量分析了空对空导弹的装机数量、主要作战使用性能和机动能力对战斗机空战效能的影响,研究了作战过程中空对空导弹的有效使用方式,以提高战斗机的生存能力和空战效能.空对空导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三自由度质点方程,典型运动轨迹分为分离、拉开、接敌3个阶段.同时给出了每个阶段对导弹轨迹的不同要求,在仿真中也考虑了导弹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采用一对一空战对抗形式,对幻影2000飞机与F16飞机在高空中距、携带不同数量的空对空导弹、以及在不同的时机使用等情况下,进行了空战仿真,结果表明载机速度、分离角度以及空对空导弹使用速度对战斗机的空战效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6.
Considerable progress for the study of solar corona physics has been achieved by China's space physics community. It involve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oronal process of solar active phenomena, solar wind origin, acceleration of solar wind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observation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and prediction methods of solar eruptive activities (such as flares/CMEs). Here i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progress in this area. Main progress is put upon the following three topics: corona and solar wind, numerical method, predic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937.
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数值模拟的SPH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光滑质点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对Whipple防护结构在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下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中,为了充分发挥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EM(Finite Element Method)的优点,利用有限元单元和SPH节点混合建模,将有限元单元和SPH节点(SPH nodes)通过定义接触条件相结合,在大变形和飞溅区域采用SPH节点建模,而小变形区域则采用有限元单元建模,从而大大节省求解时间,提高计算效率.计算结果表明,弹丸在穿透前板后,形成二次碎片,碎片云经膨胀和拉长,对后板造成轻微的损伤,这和文献的相关试验数据是符合的.利用SPH方法对空间碎片的超高速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不仅很好地预测了Whipple防护结构的破坏情况,而且对整个碰撞过程,包括碎片云的形成、膨胀和拉长过程都有形象的描述,符合超高速碰撞的试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38.
远洋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测控设备的远程测试标校和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船载测控设备配备了大量的智能测试仪器,为建立船载测控设备自动化测试标校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未来航天测控设备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载测控设备远程测试标校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39.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卫星如综合侦察卫星、气象与海洋监视卫星、数据与中继卫星等,其数据的信息速率存储、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对卫星测控应用中心大容量、高速率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人为破坏,如恐怖活动、战争等条件下,确保卫星测控应用中心的安全与快速恢复能力,将非常重要。本文从原理上设计了一套远程数据容灾系统方案,以保证卫星测控应用中心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后能够快速恢复其基本功能。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0.
设计实现了一个用于解决DDN(Digital Data Net)网络管理不足之处的新系统——DDN状态监控系统.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设寸思路和软件结构,采用了数据库、网络轮询等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手段来解决DDN网络管理的不足,指出了该系统的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