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71.
利用中间相沥青纤维的自粘结性和沥青大分子沿纤维轴高度择优取向的特点,通过热压方法制备高导热块体碳材料。在纺丝和氧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主要考察了中间相沥青的熔融纺丝温度对纤维性能和目标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熔融纺丝温度越高,中间相沥青纤维的直径越大;(2)在合适的纺丝温度下所得的纤维经氧化后热压制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密度、热导率以及较低的电阻率。选取纺丝温度为308℃,所纺中间相纤维直径为20μm,氧化后经热压所得材料的密度、弯曲强度、热导率和电阻率分别为2.02 g/cm3、128.7 MPa、597 W/(m.K)和1.25μΩ.m。  相似文献   
72.
以不同比例的聚硅氮烷液态低聚物和乙酰丙酮铝[0.1%~1%(w)]为原料,通过热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聚铝硅氮烷(PASZ)先驱体。PASZ经熔融纺丝、空气预氧化处理和高温裂解后得到连续SiAlCN(O)纤维。采用FT-IR、GPC、SEM、XRD和金相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PASZ和SiAlCN(O)纤维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ASZ的重均分子量Mw为7 191~11 275 g/mol,乙酰丙酮铝质量分数为0.2%制备的PASZ在熔融状态下表现为剪切变稀,纺丝性良好,可实现长达3 km的连续纺丝。SiAlCN(O)纤维为非晶型的含铝氮化硅纤维,直径为20~70 μm,较脆;纤维表面光滑,无裂纹、沟槽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73.
薛光荣 《上海航天》1997,14(3):60-63
应用N2O-C2HH2原子吸收法来测定某型导弹热电池正极粉(DEB)中的硅含量。结果表明: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易掌握、分析周期短等特点。该方法的精度与准确度均能满足热电池研制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上海航天器电源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国欣 《上海航天》2002,19(3):42-48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作为航天器电源的锌银电池组和硅太阳电池阵/镉镍蓄电池组联合供电系统的组成、主要性能参数及其技术特点。阐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航天器电源研制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国内卫星、飞船和国外卫星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航天器电源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减少含硼推进剂残渣中氮化硼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含硼推进剂燃烧残渣中存在较多氮化硼(BN)问题,采用氧弹法进行硼点火的模拟实验,并用热分析、X射线转靶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BN的来源及其生成量与空气压强、包覆剂的关系。结果发现BN中氮元素主要来源于空气中氮气,其生成量随空气压强的上升而增加,并与包覆剂的含氧量有关。提出了抑制BN生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光纤埋入对复合材料刚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国内常用的复合材料,制作两等同对比试件,用全息干涉计量术,研究光纤埋入对复合材料刚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埋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度,这一研究对光纤复合材料结构局部或全部取代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预烧结对反应烧结多孔氮化硅陶瓷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30wt%的成孔剂颗粒,制备出孔隙率在55%左右的具有宏观球形孔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反应烧结前,在低于硅熔点的温度下,对多孔硅坯体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预烧。结果表明,随着预烧结温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加长,反应烧结后烧结体的强度明显提高,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tanδ都有小幅度的增加。在硅粉中添加5wt%Y2O3 5wt%Al2O3进行预烧,可以减小反应烧结后试样的ε′,并且随预烧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8.
电阻率可调的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Ti(OBu)4与低分子量聚硅烷(LPS)为原料合成不同含钛量的聚钛碳硅烷,经熔融纺丝、空气不熔化、高温烧结制备出力学性能良好、电阻率为103~10Ω·cm的Si—Ti—C—O纤维。通过IR、GPC、VPO、XPS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钛含量对纤维的制备、结构及其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耐高温聚酰亚胺基体树脂 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基体树脂包括耐316℃的PMR型热固性聚酰亚胺如PMR-15、KH-304等,和耐371℃聚酰亚胺基体树脂如PMR-Ⅱ-50、AFR-700B、V-CAP-50、V-CAP-75、KH-305等。介绍了它们的化学合成、结构、物化性能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及空间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0.
机载作动系统的控制信号光传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机载作动系统控制信号光传的研究现状,详尽分析了光传飞行操纵FBL(Fly By Light)系统的特点与未来飞机对飞行操纵系统的要求,指出了FBL技术发展的必然性.针对当今我国技术发展现状及对FBL技术的研究水平,在权衡模拟式光传和数字式光传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了一种准数字光传操纵系统方案.初步实验证明,该方案可以满足飞行操纵系统的要求,是研制开发数字式光传的必要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