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8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586篇
航空   2818篇
航天技术   949篇
综合类   471篇
航天   11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GPS在交会对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涌  孙宝祥  陈义庆 《航天控制》1998,16(4):52-56,51
在伪距差分算法中, 目标飞行器的绝对导航误差通过方向余弦影响相对导航精度, 同时由于线性化观测方程引起的模型误差减小, 使其精度随相对距离减小而提高。仿真结果表明位置差分可以用于相对距离大于200m 阶段, 伪距差分可以用于相对距离200m 以内阶段, 两种方法的相对速度精度都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82.
液体火箭发动机内外干扰因素对参数影响的计算,一般采用线性化小偏差计算法。本文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内外干扰因素对参数影响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字计算机仿真算法,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提高了计算精度,可以实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对《宇航学报》1981~1988年322篇论文中2466条参考文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宇航科学的文献情报源重在期刊类文献。(b)以《宇航学报》、《航空学报》、《AIAA,Jourual》等六种期刊类文献为重点文献。(c)中文的引文作者和论文作者相对集中。(d)期刊类文献的半衰期为8~10年。  相似文献   
84.
多冲量最优交会的动态规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三维计算机视觉、奇异值分解及序列图象处理,得到了交会对接系统中两飞行器间相对运动参数的计算公式,避免了文献[1、2]中存在的不足,仿真结果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86.
本文考虑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时,最后逼近阶段中的安全控制问题,控制执行机构为常值推力的反作用推力器。采用分散最优控制方案,给出了一种近似时间-燃料最优的反馈开关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控制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88.
远程导引可行飞行方案寻求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寻求远程导引可行飞行方案的算法,能够满足远程导引对测控、日照、燃料和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重点论述了Lambert一次变轨方案,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和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9.
光栅笔划叠加显示信号测试中的汉字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在采用任意波形发生器、视频信号发生器等ATE通用仪器资源产生光栅笔划显示信号时 ,根据TTF字形轮廓数据产生字符笔划信号的方法 ,解决了ATE笔划光栅信号测试中汉字显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2004 - 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by Chinese scientists and/or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during 2004 to 2006. Within the context of COSPAR, the progresses in the studie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years are introduced with focusing the developments in facilities and instruments, and the advancements in scientific issues, e.g., dynamics related processes, atmospheric constituents, and the coupling with the lower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