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21篇
航天技术   7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换气过程直接影响燃烧效果和发动机性能,以某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为例,建立仿真模型,基于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扫气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对扫气道、排气道结构参数的不同组合优化分析。另外,还对不同海拔工况点下(转速为5 600 r/min,100%节气门开度)的气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论表明:使用NSGA-Ⅱ算法对发动机气道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扫气效率和功率,优化后(转速为5 600 r/min)分别为0.841 kW和2.712 kW,燃油消耗率降低22.08 g/(kW?h);另外,在不同海拔工况点中,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扫气道长度呈现出减短的趋势,而排气道长度逐渐增加,且在海拔高度大于1 800 m时趋势变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2.
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和热分析的耦合计算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和热分析计算分开进行且不考虑发动机部件对空气系统换热影响的特点,结合热分析计算实际,通过计算空气与热端部件之间的热量交换,建立了空气系统和热分析的耦合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予以了验证。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耦合与非耦合计算的腔室压力基本相同,但耦合计算的腔室温度更接近试验结果,耦合计算相比于非耦合计算与试验的温度误差减小9.7K,耦合计算方法有利于减小空气系统温度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43.
为了实现离子推力器多模式化,分析了离子推力器功率宽范围调节限制因素,提出了两种宽范围调节策略;针对我国小行星探测任务,完成了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研制、功率宽范围调节限制条件确定、以及两种调节策略下多模式工作点设计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降低放电室磁场强度可延伸离子推力器最小稳定工作功率,提高束流均匀性,实现离子推力器更宽功率范围多工作点设计;功率宽范围调节主要是屏栅电压和束电流的宽范围调节,二者通过栅极导流系数限制和交叉限制而约束;推力随功率增加呈线性增加关系,比冲随功率的增加总体上呈先快速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在0.25kW~5kW内稳定工作,推力10mN~186mN,比冲1522s~3586s。  相似文献   
44.
宋莹莹  王蒙  顾左  孔令轩 《推进技术》2019,40(7):1668-1675
目前Kaufman离子推力器主要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配电方式:屏栅极电源正端分别连接阳极电源正、负端的配电方式。为了研究配电方式对Kaufman离子推力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基于等离子体理论和推力器工作原理,分析两种主要配电方式下放电室电极电势及电流平衡关系,推导了放电室等离子体特性表达式,理论分析了配电方式对离子推力器多种性能参数的影响。结合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自研的LIPS300离子推力器在两种配电方式下工作在3kW和5kW的性能试验,通过解析方法对离子推力器多种工作参数和性能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采用屏栅极电源正端连接阳极电源负端的配电方式能够获得更大的推力和比冲,并能提高离子对栅极透明度,减少离子对屏栅极的溅射,从而提高栅极寿命,但束离子产生成本稍高。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推力器配电方式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为了实现多模式离子推力器在宽功率范围内最优性能和可靠性,基于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通过实验开展了阴极和中和器羽状模式转变点流率、放电电压30V对应阴极流率和放电损耗曲线与束电流关系研究。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束电流从0.3A增加到3.3A时,阴极羽状模式转变点流率值从0.017mg/s增加到0.163mg/s,放电电压30V对应阴极流率从0.129mg/s增加到0.231mg/s,中和器羽状模式转变点流率从0.030mg/s增加到0.191mg/s。随放电室工质利用率的增加,在小束电流下放电损耗迅速增加;当束电流大于1.5A时,放电损耗对放电室工质利用率的变化较为迟钝。基于上述流率特性实验结果完成了30cm多模式离子推力器宽功率范围35个工作点下最佳流率设计。在设计的工作流率下,放电电压小于30V,阴极和中和器均工作在点状模式,实测推力为9.6mN~185.2mN、比冲为1332s~3568s、功率为258W~4761W。  相似文献   
46.
反台晶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离子束刻蚀技术制作高基频反台晶体谐振器及反台晶体谐振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考虑离子极化漂移中非线性项对动力学Alfven孤波特性的影响,采用双流体模型研究磁化等离子体中低频动力学Alfven稀疏型孤波的特性,所得的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动力学Alfven稀疏型孤波在磁层中大范围内均存在(参数β约为10^-6,0,1,β为等离子体的热压之磁压之比,即β=20μ0nT/B0^2),它们或以超Alfven速或以亚Alfven速传播。同时发现在β值较小(10^-6-10^-4)时,离子极化漂移非线性项对动力学Alfven孤波特性有较大的影响,不可忽略,而在较大值时(β-0.1),此修正作用不大,由于动力学Alfven孤波允许平行电场存在,故它对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加速和能化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离子的横向加速有一定的作用,它使一种新的能量转换机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8.
We present here the energy spectra relative to different geomagnetic regions as measured by the ALTEA (Anomalous Long Term Effects on Astronauts) detector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USLab from August 2006 to July 2007.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的传质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电堆传热的多个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内增湿式燃料电池堆建立了动态传热模型.采用Runge-Kutta-Felhberg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对电流、反应物过量系数、压强、冷却水流量等对电堆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大于25A时电堆温度将不能自行稳定在80℃以下,采用水冷可以有效地将电堆温度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在额定功率为5kW的燃料电池堆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热管理试验,试验结果同模型预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0.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一直是我国进行人民币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其关乎着我国货币的主权和金融经济的独立和稳定,更关乎着我国内外经济的均衡和经济的增长。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这一命题,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从而整体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