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航空   508篇
航天技术   204篇
综合类   78篇
航天   1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behaviour of the equatorial/low-latitude ionosphere and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during magnetic disturbed and quiet periods of a high solar activity year, 2014, in the American sector are investigated. Parameters used include vertical drift (Vz), transport term (W), NmF2, hmF2 and scale-height (H). The F2 plasma variations followed the diurnal local solar pattern, being higher at daytime. The sunset maximum and sunrise minimum peaks of hmF2 were directly opposite to the scale height (H) pattern. The plasma distribution was basically controlled by combined actions of the electrodynamic convection/thermospheric composition, which is geomagnetic activity dependent. The annual, semi-annual and winter-anomalies of the F2 parameters were higher at the dip equato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ow-latitude. The Vz pre-reversal peak magnitude coincided with hmF2 peak and the effects are more pronounced during geomagnetic disturbed conditions. The transport term patter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cale height and it is suggested as a proxy parameter for quantifying low-latitude plasma irregulariti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rmospheric 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72.
We have used the radio occultation (RO) satellite data CHAMP/GPS (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ionosphere of the Earth. A method for deriving the parameters of ionospheric structures is based upon an analysis of the RO signal variations in the phase path and intensity. This method allows one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placement of a plasma layer with respect to the ray perigee, and to determine the layer inclination and height correction value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case study of inclined sporadic E (Es) layers in the high-latitude ionosphere based on available CHAMP RO data. Assuming that the internal gravity waves (IGWs) with the phase-fronts parallel to the ionization layer surfac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tilt angles of sporadic plasma layers,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IGWs linked with the inclined Es structures. A small-scale internal wave may be modulating initially horizontal Es layer in height and causing a direction of the plasma density gradient to be rotated and aligned with that of the wave propagation vector k. The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rinsic wave frequency and perio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wavelengths, intrinsic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phase speed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IGWs under study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3.
针对在载体高动态运动时,由Doppler频移剧烈变化而导致的MEMS-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精度降低的问题,修正了GNSS卫星信号模型,设计了一种深组合导航通道滤波器,并形成了完整的深组合导航方案。基于矢量跟踪结构的深组合导航方案,通过滤波器对载体的导航参数进行估计,将相互独立的各通道信息结合起来,并利用各卫星位置之间的关系,提高了高动态环境中的跟踪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矢量跟踪结构的深组合导航方案可以有效减少高动态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提高组合导航系统的输出精度。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旋翼桨-涡干扰气动载荷计算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自由尾迹耦合模型,为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耦合策略进行不同计算域间的信息交换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声类比法的FW-H方程构建了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的计算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以OLS(Operational loads survey)旋翼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大气环境对旋翼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旋翼噪声辐射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逐渐由桨盘前行侧转变为指向桨盘前方,噪声幅值先增大后减小。文中从桨-涡干扰距离、干扰位置变化角度计算分析了大气压力、音速及空气密度等环境参数对旋翼桨-涡干扰噪声辐射特性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5.
以中国东南沿海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以风-雨双向耦合算法为核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采用连续相和离散相模型进行风场和雨场的迭代模拟。首先基于9种风雨组合工况进行三塔连体建筑非定常脉动风场模拟,探讨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平均风压分布、表面速度流线和流场干扰机理。然后对比研究不同风雨组合工况下主塔表面雨滴附着数量、雨滴冲击力和雨压系数的分布规律,揭示风-雨耦合场中结构表面速度流线、雨滴运行轨迹和最终速度的作用机理。最后提炼出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最不利风-雨组合工况,并给出对应的雨压系数取值建议。研究表明:风-雨耦合环境下超高层连体建筑迎风面雨荷载作用最为显著,此时雨荷载与风荷载最大比值可达23.81%,局部测点最大雨压系数达到0.301,100 a重现期风速和强大暴雨组合为风-雨耦合作用的最不利组合工况。  相似文献   
76.
一种模拟CCD星图的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星识别算法在空间飞行器自主姿确定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将CCD所拍摄的星图作为算法的输入,无论是软件调试还是地面试验,抑或是对各种算法的评估,也是必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77.
通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对Ni-W、Ni-W-B非晶态合金镀层表面进行改性的研究,测量了表面改性对非晶态镀层耐蚀性、表面成分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Ni-W、Ni-W-B非晶态合金镀层,提高了在H2SO4、HNO3溶液中的耐蚀性以及在700℃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过的非晶态合金镀层表面含W量和含O量相对提高了;镀层结构仍然是非晶态.  相似文献   
78.
笔者在已研制的壁稳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基础上,改进了阳极结构、加置Laval喷管,建立了一套可长期连续运行的高稳定性电弧等离子体超声速喷管流动装置,超声速电弧射流的不稳定度为1%(纯氩)和3%(氮氩),电弧射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再现性和对称性。测量表明:超声速电弧射流的电子温度沿流动方向呈现出波浪形周期升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9.
师浩阳  王平阳  王淑 《上海航天》2024,41(1):122-129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内部物理过程复杂且具动态性,较难对其进行准确描述与深入研究,且其工作温度较高,其状态参数难以使用常规方式测量。针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建立流动、传热和电磁相互耦合的数值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和特性分析,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热焓探针实验系统,完成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射流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炬内温度与速度最大值与工作气流量呈正相关,均出现在靠近阴极区域,且沿轴线逐渐降低;等离子体炬内高温区与高电流密度区重合。  相似文献   
80.
分别建立了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的单电极尖端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非热等离子体NO还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极极问电压V和尖端距离lg以及Al2O3,CaO,MgO,玻璃等不同介质阻挡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NO还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率随尖端距离lg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Vm和气体停留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lg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Eg和气流停留时间t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lg变化的消长规律。不同阻挡介质所形成的气体放电的电场强度不同,提供给活性粒子的能量也不同,从而对NO还原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单电极尖端放电NO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NO还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