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5篇
航天技术   13篇
航天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针对火星定点采样、载人登陆和基地构建等任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火星精确定点着陆多信息融合自主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方案。针对大气进入前的高精度导航需求,提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和火星表面陆标图像的融合自主导航方法;针对火星着陆探测进入、下降和着陆(Entry,Descent and Landing,EDL)过程的高精度绝对和相对导航需求,提出了基于陆标图像、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和测距测速信息的多信息融合自主导航方法;针对精确定点着陆要求,设计了大气进入和动力下降过程的制导与控制算法。数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点着陆(精度100 m)和相对避障(精度为0.5 m),可满足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着陆小天体的自主GNC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目标小天体和地面站之间存在较长的通讯延迟,加之小天体的动力学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的基于深空网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模式已不再适合探测着器着陆小天体。为了实现安全着陆小天体,探测器必须具有自主导航、制导和控制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着陆小天体极区的自主GNC方案:首先,基于对自然特征点的自动提取、跟踪,给出了一种着陆小天体的自主光学导航方案;接着,为了安全垂直着陆小天体的极区,设计了比例-微分控制器跟踪理想的下降轨迹、消除侧向位置和速度偏差;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本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我国首次月球样品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设计了嫦娥五号(Chang’E 5)探测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根据任务要求和探测器特点,GNC系统设计分为轨道器GNC子系统、返回器GNC子系统和着上组合体GNC子系统.给出了嫦娥五号探测器GNC系统的架构设计、工作模式以及在轨飞行结果.结果表明,GNC系统设计正确,成功完成了动力下降、起飞上升、交会对接、返回再入等关键动作,实现了月球表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以及携带月壤以近第二宇宙速度二次再入返回的三项首次任务,各项功能性能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精确空投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先进的精确空投系统的发展概况 ,介绍了当前几种主要的精确空投系统。内容涉及发展精确空投系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精确空投系统的一般实现方法 ,精确空投系统当前达到的水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马卫华 《宇航学报》2020,41(7):860-867
本文对导弹/火箭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了不同阶段GNC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跨越,重点对惯性导航、组合导航、摄动制导、闭路制导、迭代制导、频域设计、全数字设计、冗余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多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应用成果论述。〖JP2〗对未来GNC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并提出了七项关键技术。针对更聪明、更自主的弹/箭控制技术发展需求,提出并分析了“会学习”弹/箭的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运载火箭智慧控制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国内外先进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现状,提出目前我国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现阶段智能高可靠需求的自主轨道规划技术、在线故障辨识技术、姿控喷管隔离重构技术和全程四元数控制技术,所提技术可有效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使全箭在面对非灾难性故障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PSO算法的自动驾驶仪控制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动驾驶仪控制器参数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SO算法的导弹自动驾驶仪参数整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所整定的控制器参数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法在自动驾驶仪俯仰通道Simulink建模基础上,定义一个包含系统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项的适应度函数,根据控制系统对快速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适当加权,采用PSO算法对自动驾驶仪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参数整定.应用本算法对大量特征点的优化设计,均取得了良好的线性化设计结果,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亦能满足仿真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用于控制参数优化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微小型飞行器惯性组合姿态确定与航路导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微小型飞行器(MAV)导航、制导与控制(GNC)系统。研究了微惯性导航测量单元零偏的温度建模及非正交误差的多位置标定补偿方法,提出微小型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闭环条件下,利用导航、制导与控制回路的飞行状态特征信息的微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滤波算法,根据微小型飞行器飞行状态实时调整卡尔曼滤波器的观测噪声方差,有效提高了动态过程中姿态测量精度和微小型飞行器的飞行平稳度。完成了组合导航系统滤波算法验证飞行试验及自主姿态稳定和航路飞行试验。飞行试验表明:微小型飞行器实现了自主姿态稳定与长距离超视距航路点导航飞行,航路点导航误差小于30 m,惯性组合姿态确定与航路导航系统及算法满足微小型飞行器自主飞行对导航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RapidIO高速串行总线作为新一代嵌入式系统互连总线,具有高速度、低延时、高可靠性等特性,同时能够很好地适应综合的模块化航空电子设备(IMA)的要求。介绍了互连总线的发展过程,对分析了串行RapidIO协议特点,针对GNC领域嵌入式系统的要求,给出了基于串行Ra-pidIO总线的互连模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