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12篇
航空   874篇
航天技术   557篇
综合类   92篇
航天   56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光纤陀螺SINS(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导航产品高动态性能测试难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组合导航测试系统,并对捷联惯导模拟源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以捷联惯导解算算法为基础逆推出了捷联惯导模拟源算法,然后对捷联惯导模拟源进行了功能实现,可以与导航卫星信号模拟源同步向组合导航计算机发送数据用于组合导航解算.最后对捷联惯导模拟源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捷联惯导模拟源功能正常,模拟数据的精度达到设计要求.利用此惯导模拟源与导航卫星信号模拟源配套使用,将可满足后续SINS/GNSS组合导航系统的相关性能测试或验证要求.  相似文献   
132.
针对传统的单载波扫频法不适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生成通道的带宽测量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的信号带宽方法.对实际导航信号进行高速采样,在数字域对采样的导航信号和本地数字生成的理想导航信号进行频谱估计和计算,从而得到GNSS信号带宽.分别使用周期图法和Welch法谱估计,对提出的测试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Welch法进行理想信号和实际信号谱估计,对谱估计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可以完成GNSS信号带宽精密测量,在Welch法估计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GNSS信号带宽估计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目前国内外步态导航算法中引入的零速检测大都不能很好的对多种步态的行走进行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成本MIMU(微惯性测量单元)、且能兼容多种步态的步行导航算法。算法通过采集安置在行人脚部MIMU输出的测量信息,用捷联惯性积分算法进行导航解算。其间,提出一种新的零速检测方法对行走时变化的步速和步型进行准确辨识,进而找到脚步的零速时刻点,并通过设计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对导航解算结果进行零速修正(ZUPT),实现系统的反馈。最后进行两组实验对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步态导航算法能对行走时的多步态问题有很好的兼容性,零速修正时刻辨识准确度高,两组实验的导航解算误差均达到0.6%以内,进一步提高了步态导航算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4.
基于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几何关系,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了无人机与障碍物之间的运动学方程,通过引入基于角度线性化的比例导引律,使无人机能够顺利避开障碍物。引入的基于角度线性化的比例导引律是关于无人机相对速度航向角与避障点视线角的函数,由比例函数及偏差函数组成。为解决初始时刻相对速度航向角不满足引入导引律的问题,在调节函数中加入了指数项。通过稳定性证明,得到了满足要求的导引律参数取值范围。最后对设计的避障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5.
如何实现GNSS全球瞬时高精度服务一直是GNSS领域的迫切需求和研究热点.采用低轨导航增强技术体制,利用低轨卫星运动几何变化快的特点,解决GNSS精密单点定位快速收敛问题和性能提升问题,是GNSS高精度定位服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全球瞬时高精度服务内涵出发,阐述了天象一号低轨导航增强试验系统的技术体制,包括系统工作模...  相似文献   
136.
卫星信号射线上的总电子含量(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 STEC)是像素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层析(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CIT)建模的必要数据来源,但电离层层析通常忽略1 000 km以上的顶部电子含量,为弄清这部分电子含量对层析结果的影响,利用NeQuick2模型计算站星视线上的STEC与其在电离层区域内的STEC比值来改正原始数据,并分别利用改正前后的STEC进行电离层层析。结果显示,电离层顶部电子含量占比约为10%,白天占比略大于黑夜,与测高仪站的数据相比,改正后的均方根值比改正前提高了20%以上;与Swarm卫星提供的电子剖面数据对比,改正后的层析结果精度较改正前提升了19.6%左右,且该方法受地磁扰动影响较为明显。总的来说,利用CIT进行小尺度电离层探测,可较直观地看出,顶部电子含量对层析结果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相应手段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137.
Flight technical error (FTE) combined with navigation system error (NSE) is the main part of total system error (TSE) in 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 (PBN).The implementation of PBN requires pre-flight prediction and en-route short-term dynamical prediction of the TSE.Once the sum of predicted lateral FTE and NSE is greater than the specified PBN value,the PBN cannot operate.Thus,accurate modeling and thorough analysis of lateral FTE are indispensible.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lateral track control system of a transport aircraft is designed using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and loop transfer recovery (LQG/LTR) method,and the lateral FTE of a turbulence disturbed approach operation is analyzed.The error estimation mapping function of latera FTE and its bound estimation algorithm are proposed based on singular value theory.According to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lateral FTE,the algorithm considers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fluctuation disturbance,aircraft dynamics and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s.Real-data-based Monte-Carlo simulation validate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FTE.It also shows that FTE is mainly caused by turbulence fluctuation disturbance when 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AFCS) is engaged and would increase with escalating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38.
基于弹地通信链路的人在回路制导导弹利用惯性导航系统短时导航精度高的特点,对导弹末制导中导引指令的时间延迟提出了两种补偿模型及改进方法。通过Simulink仿真,得出距离和导引量与目标横向误差的关系及其方法改进后精度的提高幅度,并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9.
详细分析了无人直升机舰上自主起飞和降落流程,设计了自主起飞和降落控制策略,并根据起降策略设计了无人直升机舰上自主起降系统,可为舰载无人直升机的设计、研制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0.
Navigation sharing as a key technology provides orbit and attitude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for the whole fractionated spacecraft cluster (FSC). The navigation sharing concept has already been proposed for some year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achieving the optimal navigation sharing by designing the proper network topology is still unsolved, especially in the case that some members of the cluster have absolute navigation devices, some just have relative navigation devices and some only hav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describing the navigation sharing problem in FSC is proposed. The model of network topology constructing by relative navigation links and communication link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raph theory and genetic algorithm as the tool, the conditions for navigation sharing in FSC with different sharing degrees are obtained. Finally, some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test the methods, an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positions and attitudes of all the members can still be determined even some members in FSC have no absolute navigation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