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航空   22篇
航天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航天产品对零件毛刺的去除要求极高.零件在精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微细毛刺和材料堆积现象.这种现象对零件的尺寸检测、装配生产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材作为惯性仪表零件的重要材料,其材料特性给去除毛刺带来了新的困难.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摸索,找到了几种有效的仪表零件毛刺去除方法.同时在工艺文件中对具体零件的具体去毛刺方法及操作时...  相似文献   
12.
材因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材的加工技术成熟度低,有其特殊性。本文介绍了材的性能和主要应用领域,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材加工方法和工艺关键,以及如何去除加工表面应力及损伤层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指出,青铜的淬火硬度HV<130不能表明淬火质量,而淬火晶粒度是经济可靠的淬火质量指标:棒材以18~45μm为宜,条带材以15~35μm为宜;QBe2合金的最佳淬火温度为780~790℃,保温时间按T(min)=10+(1~1.6)D计算,经多年生产考验,能获得良好的淬火质量,并显著节约能源。试验中发现,同—热处理规范的金相组织有突出的差别。分析证实是杂质元素磷的有害影响,它加速过时效,使性能恶化。当磷含量高时,应严格控制时效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所材应用研究20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惯性器件用材的微屈服强度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试样加载、卸载和用电阻应变计测量残余应变的手段,测定了RJY-40和RY-40的微屈服强度σ_(Mys)(10×10~(-6))和σ_(Mys)(5×10~(-6))。分析讨论了微应变测量仪器、试验温度,以及加载串偏心度等因素对微屈服强度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金属表面制备TiN厚膜.利用扫描电镜对TiN厚膜的形貌、成分进行研究;探讨了多弧离子镀制备的TiN厚膜的失效机理,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金属表面镀制TiN厚膜结合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陀螺、加速度计等惯性器件是高精度传感器,对零件的微小变形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因此,惯性器件材料的尺寸稳定性问题一直是提高精度的关键。作者长期研究发现,惯性仪表精度及其稳定性在结构设计确定的情况下与加工、装配有关,但是本质性的因素是材料在长期温度扰动下的“变形”“变性”“变质”问题。我国关于惯性器件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研究十分薄弱,材料与工艺技术已经成为制约仪表精度的“卡脖子”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材料“变形”即在温度扰动下微纳变形的研究结果。首先分析了惯性器件的服役环境以及该服役环境下的材料响应,从而提出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材料设计,为解决低频谐振、复杂结构热应力变形、动载荷弹性变形、长期静载荷微纳米级变形、长期储存下材料时效自发变形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材料设计方案。设计制备的仪表级SiC/Al复合材料在核心关键指标上优于材,在“高新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工程中显示出优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述了惯性器件用高性能材的发展,讨论了微屈服强度与应变指数和屈服强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应同时使用MYS和n值反映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以及可以用屈服强度取代微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9.
材具有独特的尺寸稳定性,充分利用它,将对惯性器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只要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扩大村的应用范围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铍青铜中的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利用铬天青S与在pH9.7的酸度条件下所形成的二元络合物来测定青铜中的方法。确定了方法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影响,λmax为490nm,含量在0μg/mL~1.0μg/mL范围内,络合物吸光度严格呈二次曲线,含量0.5μg/mL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8×10^4L·mol^-1·cm^-1,回收率为98.4%~1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