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246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某型发动机Ⅰ级涡轮盘盘材在不同温度下试验所获得的低循环疲劳性能数据,以强度和寿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为前提,推出了该盘满足置信度95%,可靠度99.87%的寿命散度系数;再根据地坑式轮盘低循环疲劳动试验器上所获得的该Ⅰ级沿轮盘的试验循环数和相关单位给出的飞行换算率,首次推出了该Ⅰ级涡轮盘置信度为95%,可靠度为99.87%的技术寿命。为便于对比,也给出了其它不同置信信息和可靠度下的技术寿命。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提高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瞬态温度场的分析精度,提出利用试车过程中旋转部件过渡态壁温测试数据的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引入自适应模拟退火(ASA)优化算法,将典型位置处温度计算值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过渡态热分析计算模型优化方法,实现了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的自动优化。以高压涡轮盘实际历程下壁温测点数据为基准,开展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热分析模型的节点温度计算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实测温度变化趋势吻合良好,且在全时间域内高压涡轮盘典型位置处瞬态计算壁温与测试值的平均偏差为11 K,最大偏差为15 K,满足工程计算的精度要求。算例表明高压涡轮盘瞬态热分析模型优化方法在提升温度场修正计算效率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3.
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某型涡轴发动机一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研究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对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的加载程序和方法,对开展同类型的涡轮盘疲劳寿命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失调对叶片-轮盘耦合系统振动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传月  邹经湘 《航空学报》2001,22(5):465-467
叶片 -轮盘系统的周期对称性经常由于制造、材料,以及非均匀磨损和其它因素而被破坏,引起系统出现失调现象,表现为结构特性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叶片振幅和响应的急剧增大。而失调也导致此类周期对称性结构振动特性计算的复杂化。利用有限元通用程序和模态综合技术,建立失调叶片 -轮盘耦合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一个有1 6个叶片的叶片 -轮盘耦合系统进行了振动特性计算分析,给出了叶片分散度和耦合度对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基于某粉末冶金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同类产品信息和现场数据,得到了该材料的蠕变寿命和疲劳寿命在不同温度下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采用有限元法对某粉末冶金涡轮盘在实际谱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最危险部位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利用上述试验结果和疲劳蠕变统一寿命模型,得到了不同置信度下粉末冶金涡轮盘的实际安全寿命。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夹杂物分布的粉末冶金盘疲劳定寿的概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夹杂物是影响粉末冶金涡轮盘低周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粉末冶金涡轮盘含弥散型夹杂物并由此引起低周疲劳失效这一特点,采用了一种基于夹杂物尺寸分布、夹杂物含量的概率模型来预测其低周疲劳寿命。最后以算例分析了这种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7.
分析了涡轮盘表面严重扎刀缺陷的危害,提出了用大半径圆弧工替缺陷半径,减小应力集中的修复方案,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修复后涡轮的应力分布,修复后的涡轮盘已装机服役近三年使用正常。  相似文献   
138.
科技成果     
《航空科学技术》2004,(5):45-46
某型发动机通过技术鉴定7月23日,空装科研订货部和中航一集团发动机事业部联合在贵阳召开了某新型发动机的技术鉴定会,审查通过了对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的某新型发动机的技术鉴定。该型发动机1999年决定配装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了研制任务书和研制总要求规定的所有试验项目,并完成了设计定型的考核和试飞工作。该发动机是黎阳公司在某型发动机基础上,为满足需要改进研制的。在研制过程中,他们制定了可靠性大纲,针对研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开展了技术质量攻关、可靠性改进和相关试验;克服了技术质量问题机理复杂、排故周期短以及改进措施试…  相似文献   
139.
刚刚进入21世纪,美国相继推出了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涡轮盘的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A lloy10、ME3和LSHR。3种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1。表1新一代粉末高温合金的化学成分(wt%)合金牌号C Cr Co W Mo Ti A l NbA lloy 10 0.04 11 15 5.7 2.5 3.8 3.8 1.8ME3(平均值)0.055 14 18.523 1.75 2.85 4.5 3.5 1.65LSHR 0.03 13 21 4.3 2.7 5.5 3.5 1.5合金牌号Ta H f Zr B其他A lloy 10 0.9 0.1 0.03ME3(平均值)2.25 1 0.082 0.03 Fe,Mg,Re,V<6.6LSHR 1.6 0.05 0.03 A lloy10是美国Textron-Lycom ing公司(现在的Honeywell公司)在AF115基础…  相似文献   
140.
采用数值方法对燃气轮机带有冷气封严的向心涡轮开展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轮盘结构向心涡轮总体气动参数差异及内部复杂二次流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扇形与深度扇形向心涡轮相比常规结构效率分别下降1.7%,3.5%,冷气量分别降低12.2%,16.3%,冷气量主要由高速旋转盘的"泵吸效应"决定。叶背间隙泄漏流在进入流道处受同向的离心力及科氏力,表现为向叶顶方向运动;盘腔冷气在进入流道处受到的离心力与科氏力相反,且科氏力占主导地位,表现为贴壁运动;在往下游运动过程中两股流体逐渐演变为主要受离心力影响并向叶顶发展。深度扇形向心涡轮冷气与叶背泄漏流掺混后,在流道中部形成大尺度旋涡,是其气动效率显著下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