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1136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9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CFM56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平衡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子不平衡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激振源,直接影响发动机可靠性及部件使用寿命。为降低发动机振动,针对CFM56发动 机高压压气机转子,采用SAE ARP4163 标准评定方法,深入研究初始不平衡量数值设定和多校正面平衡等技术难点。结果表明: CFM56 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转子初始不平衡量(≤3048 g·mm)、剩余不平衡量(G3.6平衡等级)精度设计合理,基于初始不平衡量控制 的多面平衡工艺方法有效;利用转子定位基准误差识别重要部位和计算分析配重块在各校正面上的影响系数等分析工作,可高效 实现平衡结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62.
为探究低展弦比压气机转子在风车状态下由压气机模式向涡轮模式转化过程中性能、内部流场结构以及气动损失的演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和流体间能量传递的简化数值计算方法,以获得某转速下的风车状态临界流量点。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同一转速线上压气机工况点(小流量工况)、风车临界点和涡轮工况点下叶尖泄漏损失的演化机制,同时探究了叶片通道内流动分离的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随着转速的增加,转子风车状态临界流量呈现近似线性的变化趋势。而同转速下随流量增大,叶尖泄漏流从吸力面流向压力面,并与压力面上的低能量流体进行掺混,造成了流动堵塞。同时,从压气机模式转向涡轮模式的过程中,叶尖区域的流动分离从吸力面分离转变为压力面分离,随后分离强度和尺寸逐渐增大,造成的气动损失显著增加;而在轮毂区域,流动分离始终保持吸力面分离,其分离尺度沿径向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63.
隔舱式双脉冲发动机第Ⅱ脉冲点火过程数值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相关点火理论,对双脉冲发动机第Ⅱ脉冲点火瞬态过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并进行了发动机第Ⅱ脉冲点火试车试验。结果表明:在隔板打开前,第Ⅱ脉冲燃烧室高压区的位置由燃烧室前端向隔板移动,压强沿燃烧室径向变化较小,沿轴向变化较大,燃烧室头部和尾部近壁面区域一直处于低温;6 ms时隔板打开,第Ⅱ脉冲燃烧室压强下降05 MPa,药柱内孔前后端压强差波动剧烈,药柱内孔前端温度场下降600 K,而其他区域温度变化较小。隔板打开后,沿隔板下游第Ⅰ脉冲燃烧室轴线形成带状高温区,第Ⅰ脉冲燃烧室头部和尾部依次出现压强峰值,第Ⅰ脉冲燃烧室压强在18 ms时达到稳定,而温度在25 ms时达到稳定。试验测得的第Ⅰ、Ⅱ脉冲燃烧室压强-时间曲线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4.
带非线性支撑的转子有限元模型求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兵兵  丁千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2):2616-2625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非线性支撑的柔性转子系统的动学行为,提出了一种将有限元与非线性支撑结合的模型和求解方法。利用有限元法(FEM)构建转轴和转盘部分的模型,通过矩阵进行组合;利用离散元方法对包含滚动轴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的支撑部分进行建模,此部分包含4个单元,分别为轴承内圈、外圈、SFD内圈和支撑鼠笼。有限元部分和离散元部分通过轴端节点相连,仿真过程中轴端位移传递给非线性支撑部分,支撑部分通过位移计算得到的非线性力反过来作用于有限元转子轴端部分。为了耦合求解有限元转子和非线性支撑组成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迭代求解方法,克服传统的有限元求解方法对轴端隐性非线性支撑的求解局限性。由于转轴部分采用了Timoshenko梁单元建模,对比与简单转子模型,可以考虑陀螺力矩和轴的柔性特征,更能体现非线性支撑对振动真实影响。在建立的20个轴单元的有限元转子模型中,非线性响应更多体现在靠近非线性支撑的节点1和节点21处,响应频谱中靠近轴端的节点能体现出滚动轴承的2倍和3倍变柔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65.
鉴于挤压油膜阻尼器(SFD)设计必须要同时考虑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一种转子系统与挤压油膜阻尼器耦合设计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对所设计的阻尼器进行了CFD数值模拟、油膜压力测量以及减振效果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相比未采用阻尼器,采用阻尼器后转子系统两个转盘的振幅分别下降了46%和39%。通过实验还研究了不平衡量、支承刚度、供油压力和滑油温度对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平衡量和支承刚度对减振效果的影响,供油压力和滑油温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进行挤压油膜阻尼器设计时,重点应该关注转子上的不平衡量大小和支承刚度。  相似文献   
66.
铜钢双金属转子是航空航天型号伺服系统液压泵的核心部件,随航空航天型号液压泵性能不断发展,对转子的性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于2004年起开展了高性能铜钢双金属多孔转子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研究。2011年10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技术专家对"高性能铜钢双金属多孔转子热等静压扩散  相似文献   
67.
随着型号任务难度的日益增大,航天制造业正经历着全面推行高速加工的变革。在高速机床大量引进的背景下,重视高速加工相关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主轴-刀具系统的不平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高速切削时,主轴转速很高,不平衡量会引起非常大的惯性离心力。在国内,刀具动平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在传统思想上还没有把动平衡作为实施高速加工的必备条件来看待。试验表明,未经动平衡的刀具,其不平衡量较大,尤其在转速较高时,所使用的刀具必须要经过动平衡测试或使用能自动平衡补偿的刀具。  相似文献   
68.
针对承受高温、高速、高载荷的GH4141高温合金涡轮转子锻造工艺,从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以及锻造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原有锻造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缺点.改进后的锻造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原有工艺的缺点,可操作性强,批次稳定性好,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一个建立在通用图文数据库管理系统ITbase环境下的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结构图文数据库应用系统—ITbear,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输入、查询、统计、修改或删除发动机转子支承结构信息。系统采用中文界面,鼠标操作,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70.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平衡对转子不平衡振动精稳抑制的需求,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 法,开展了核心机转子动平衡试验。以核心机转子系统为对象,研究在高压压气机转子第4、9级盘上配重抑制高压涡轮振动的可 行性。综合考虑核心机转子在多转速下的振动状态,以残余振动平方和及残余振动最大值为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算法对配平方案 进行优化,制定了核心机转子高速动平衡方案。在核心机转子系统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单平面-单转速、单平面-多转速、双平面- 单转速以及双平面-多转速动平衡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法能使因不平衡引起的 核心机转子振动在工作转速区间内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