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471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2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CFX和ANSYS模拟了固体推进剂裂纹内点火阶段的流固耦合过程.流场边界添加源项模拟装药燃烧的质量添加,CFX计算得出的压强值和ANSYS计算得出的边界位移在2个软件之间传递,实现流固耦合仿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裂纹内部燃气压强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之后逐渐稳定;药柱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呈波动状态,最大变形量随时间持续...  相似文献   
62.
基于双光纤检测技术,对激光点火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给出了激光器输出功率和检测合格判据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激光器最低输出功率设计的各相关因素,为激光点火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环形燃烧室周向点火机理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航空发动机普遍采用环形燃烧室结构,其周向点火联焰机理对发动机点火可靠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由于实验室尺度模型实验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已经逐渐成为实验研究环形燃烧室点火机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实验室尺度环形燃烧室模型及其相关研究,包括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EM2C实验室的MICCA燃烧室模型;剑桥大学的预混/非预混环形燃烧室模型;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缩比燃气轮机环形燃烧室模型;浙江大学的环形燃烧室和涡轮耦合的TurboCombo模型。环形燃烧室周向点火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1)初始火核的形成;(2)火核扩张发展,在点火针附近喷嘴处形成单个稳定的旋流火焰;(3)火焰沿周向传播,依次点燃全部喷嘴后稳定燃烧。影响周向点火联焰过程的因素众多,机理复杂,已有的实验和数值计算对当量比、点火模式、热功率、流速、喷嘴间距等因素影响下的点火、熄火、火焰传播模式、周向点火时间等特征规律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近年来,在环形燃烧室模型上也逐渐开展了气液两相喷雾燃烧的相关研究。同时,高时空分辨率的先进激光诊断方法的引入也将进一步推动点火机理的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固体发动机试验点火控制电路及其三个主要环节:交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及引线,后者为长约300m的导线,模拟研究表明,在点火瞬间及点火前预调点火电流时,引线会产生自感电压对线路产生干扰,研究了提高时序控制精度,点火可靠性及电路安全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65.
美国在11事件后,对阿富汗以及海湾地区实施了“持久自由”和“自由伊拉克”两个军事行动,美军充分汲取前苏联在阿富汗及车臣战争中的教训,为免重蹈覆辙充分运用油气炸弹特性对付藏匿于山地、坑道、洞穴殛地下坚固掩体为掩护的塔利班政权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油气弹(Fule Air Explosive FAE)亦称之为云雾弹云雾炸弹或者燃料空气炸弹引爆高挥发性燃料并与空气混合后,在目标区域产生爆炸.爆炸中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目标区域处于短暂缺氧状态从而达到杀伤及破坏目的。  相似文献   
66.
李林  林宇震  张弛 《航空学报》2015,36(2):484-491
冲压转子发动机是冲压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有机结合,其结构简单。冲压转子发动机燃烧室由于其内部受到强离心力场的作用,燃烧室火焰的稳定燃烧以及传播都会受其影响。为了得到离心力场对分级燃烧中两级联焰的影响规律,本文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针对燃烧室在强离心条件下的燃烧特点,采用弯曲通道模拟气流的离心效应。在弯曲试验段上对预燃级和主燃级进行了联焰研究,试验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进口气流速度范围为10~70m/s。试验中考察了离心力、燃油分级比例以及主燃级燃油喷射初始角度对联焰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燃烧方案的可行性,为冲压转子发动机燃烧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刘伟  林宇震  张岩  王建臣 《推进技术》2015,36(2):261-268
主要研究了液态单组份碳氢燃料在超燃燃烧室中的点火和稳焰性能,所用燃料为正十二烷和甲基环己烷,研究结果可以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料制备提供部分依据。试验在以蓄热式加热器为核心的直连式试验台上进行,超燃燃烧室进口总温在1040~1100K范围内,进口马赫数2.03,进口空气流量2.0kg/s左右,点火器为燃气发生器,采用串联凹腔作为火焰稳定装置,在第一个凹腔前常温燃料垂直喷射到燃烧室中。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十二烷相比,甲基环己烷在来流总温较低的超声速流中更容易被点燃和实现稳火,但总体来讲,当燃烧室进口总温低于1100K时,常温液态燃料的点火和稳焰性能较差。理论分析了两种燃料的蒸发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来流参数相同时,甲基环己烷的蒸发特性优于正十二烷。利用一维分析方法结合试验测量的壁面静压、燃烧室入口马赫数和空气流量,得到了正十二烷和甲基环己烷不同工况时的总温分布和出口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68.
NEPE推进剂激光辐照下点火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鸿美  陈雄  赵超  朱国强  杨庆辉 《推进技术》2015,36(8):1262-1267
采用CO2激光器、高速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等设备研究了NEPE推进剂激光辐照下点火燃烧过程和推进剂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激光热流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以及NEPE推进剂对激光卸载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增大激光热流密度可以减小点火延迟时间,当热流密度小于6.7×105W·m-2时,点火延迟时间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而热流密度大于该值时,点火延迟时间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变化微小。激光辐照对NEPE推进剂的燃烧有显著影响,使火焰明亮并伴有大量火花,推进剂表面的温度大大提高。激光卸载后,推进剂表面温度并未立即下降,而是在短暂的迟滞后跌落,随后又出现小幅度的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69.
陈其盛  窦志国  李兰  祝超 《推进技术》2015,36(10):1533-1538
为研究煤油的点火特性,在反射型激波管中测量了煤油及替代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通过测量激波压力信号和OH自由基光强信号,分析了点火温度、当量比对煤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实验温度范围为1100~1800K,压力为0.1MPa,反应当量比为0.5,1.0,1.5。选用正癸烷(80%)和三甲基苯(20%)组成的替代燃料,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比较了替代燃料对煤油点火模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点火温度升高和当量比的降低,煤油及其替代燃料的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点火延迟时间的对数与温度倒数成正比。选定的替代燃料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煤油的点火延迟过程。  相似文献   
70.
改进的预测气体燃料贫油熄火边界的半经验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磊  黄勇  张鼎  肖为 《推进技术》2015,36(11):1677-1685
为了进一步考察采用气体燃料时,火焰体积(FV)模型对贫油熄火边界预测的适用性,推导了气体燃料的FV模型。经过对7种典型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即采用双径向旋流器和双轴向旋流器,分别改变一级旋流器、二级旋流器的进气面积和主燃孔的个数)进行验证实验,并与液体燃料FV模型和Lefebvre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模型虽然基本都可以用于气体燃料贫油熄火边界的预测,但各自的预测精度不同。在实验范围内,气体燃料FV模型、液体燃料FV模型、Lefebvre模型的预测精度依次为±5.6%,±6.9%,±7.1%。气体燃料FV模型在预测气体燃料的贫油熄火边界时有最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