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1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航空   2639篇
航天技术   428篇
综合类   377篇
航天   69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为了探讨大展弦比直机翼的结构布局形式,借鉴自然界中的鱼骨和鸟羽毛以及树叶的叶脉形式,利用有限元分析与满应力优化作为设计手段,对三种不同的结构布局形式(A构型、B构型和常规构型)开展基于强度、刚度以及重量条件限制下的有关响应的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的等重量条件限制下,"A构型"弯曲刚度最大,扭转刚度居中;"B构型"弯曲刚度居中,扭转刚度最小;"常规构型"弯曲刚度最小,扭转刚度最大.分析得出机翼的翼肋布置应该"适当的"倾斜.最后给出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混合法——光弹性实验与权函数解法相结合求解了孔壁受均匀内压作用偏置圆孔边径向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该方法具有简单、经济、精度高等优点,对分析复杂应力场中圆孔边穿透裂纹问题,该方法同样适用,且优点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3.
为了控制薄壁舱体的残余应力,在原材料研制中采了诸多措施,包括:化学成分控制,熔炼浇注和挤压成型中的残余应力控制,材料的固溶淬火和时效,在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控制包括:合理安排工艺,增加工艺块,选用适当刀具及切削方法等,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
薄壁构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正> 用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使用的释放系数将对构件的残余应力测量精变产生影响。计算释放系数的理论方法有多种。其中普遍应用的公式,是由弹性力学通孔公式推导的应变片中心点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超声技术测量拉紧状态下螺栓应力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螺栓形状系数和温度系数,简介了精密测量声速的一些技术方法和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应力测量仪,并对一次性测量螺栓轴向应力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对航空、航天结构件的安装与固定、装配件的控制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对核电站、汽车、石化工业、机械结构中的重要螺栓连接结构的实测与监控同样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高加速应力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加速应力筛选的目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环境应力筛选的区别,详细介绍了HASS的应力类型、范围、应力剖面结构和设计方法,提供了国外常用HASS剖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98.
本文实验研究了细长体模型在中等迎角下的初始分离问题。观察了不同头部形状的细长体在不同迎角下的分离流态。考察并分析了分离起始点的性质。观察到开式分离的存在,实验结果分析认为开式分离可以起始于正常点。此外,在钝头和尖头模型上都出现了螺旋点形式的头部涡。它们或是闭式分离的起始点,或是奇点型开式分离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99.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纺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阐明了SiCw/Al超精密切削加工时,刀具材料、金刚石粒度、切削路径及晶须方向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