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和Standardk-ε紊流模型,求解三维N-S方程,对带45°矩形通道在入口雷诺数3×104~18×104时进行了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各个壁面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扰流的存在使各壁面的换热都得到了增强,但增强幅度的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3.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散热面积为1cm2带有层间微散热结构双面均热发热3D-IC内部流体层流流动与换热,对体积流量在36~290mL/min范围内,通道高度为200μm,通道间距为200μm的带有矩形微通道和叉排微针液体冷却3D-IC(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circuit)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带有层间叉排微针液体冷却3D-IC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在热流密度为1.25MW/m2,体积流量为290mL/min时,其发热面平均温度、最大温度只有318.31,323.16K,分别最大减小了12.31,20.14K,此时的功率为250W、体积热源为8.3kW/cm3.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获得带斜孔大宽高比矩形通道的强化传热特性,并寻求最佳的孔排倾斜角度,调节孔排倾斜角度和通道雷诺数,使其分别在0°~30°和3×104~9×104范围内变化,通过数值计算系统分析了通道摩擦因数和带壁努塞尔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相比于常规片,新型斜孔有效改善了片后方紧邻片的局部区域的壁面换热,并降低通道的摩擦因数,但传热增强因子有所减小;随着孔排倾斜角度的增大,通道的相对摩擦因子单调升高,传热增强因子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过程,因此存在着最优孔排倾斜角度为15°,此时斜孔的强化传热综合指标达到最大值;随着通道雷诺数的增大,斜孔通道的摩擦因数小幅减小,换热则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5.
赵宏杰  姜玉廷  杜磊  房一博  郑群 《推进技术》2020,41(11):2499-2508
为了探究船舶燃气轮机冷却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内片角度的改变对颗粒沉积特性的影响,以7种不同片角度及1种弯头处加导流片的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FD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各种冷却结构的流动换热性能以及颗粒沉积特性。结果表明:当片角度改变时,内部通道的流动换热和弯头壁面的沉积率存在很大差异。片角度为45°的内部冷却通道的换热性能相比于换热性能最差的E型的平均努塞尔数高了25%;片角度为60°时,弯头壁面和弯头后壁面的沉积率最低;片角度为90°时沉积率最高;片角度为135°时换热性能最差,弯头壁面沉积率最低。片角度的改变对弯头侧壁的沉积率和各个部分的撞击率无显著影响,但是增加导流片可以有效降低弯头壁面的捕获率和沉积率以及弯头侧壁的沉积率、撞击率和捕获率。  相似文献   
106.
带肋横流通道中气膜孔位置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横流通道中气膜孔与的相对位置对气膜冷却传热系数和冷却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吹风比为0.5,1,2,横流比为0.39,0.585,0.78时孔靠近上游、下游以及在两中间时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位于两中间时,气体进入孔时受的冲击较大,外表面传热系数和冷却效率较高;孔靠近上游时,气体孔内流动更加均匀,外表面传热系数和冷却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7.
主要作用是维持机翼外形,对于机翼的总弯曲刚度贡献较小,但是翼的重量却在翼盒的结构重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为8%~12%),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结构优化方法减轻翼的结构重量。在MSC.PATRAN平台上二次开发了应力约束全局化的拓扑优化方法,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翼的拓扑优化;采用了一套工程估算方法,可用于翼的初步设计和快速重量估算。结果表明: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经过拓扑优化的翼结构减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8.
适应弯扭隔肋的涡轮叶片多种扰流肋造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弯扭冷却通道内扰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等距曲面的扰流造型方法,用隔等距面和叶盆或叶背等距面裁剪平板工具体得到条,以此为基础完成扰流建模.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提出隔面自动识别和曲面匹配算法;提取了关键造型参数;给出了基于草图的参数化实现方法,并在UG上开发出了造型模块,实现了适应弯扭隔的多种扰流造型.   相似文献   
109.
为优化柱阵列冷却效果,通过缩小柱阵列中局部柱直径得到3种非等直径柱阵列通道。采用瞬态液晶测试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其传热和流阻特性。结果表明:保持奇数排柱直径的大小,仅减小偶数排的直径,能在传热减弱不多的情况下,使通道的流动阻力大幅降低。适当调整奇/偶数排柱的直径,雷诺数为10 000~50 000,奇偶数排柱直径比为1.4的非等直径柱阵列通道,其平均传热系数仅减小了约6%,而阻力系数则减小了约21%。   相似文献   
110.
罗稼昊  饶宇  杨力 《推进技术》2021,42(12):2789-2798
为掌握交错冷却结构应用在涡轮叶片不同区域的流动传热性能,针对一种交错冷却结构在三种不同流动配置中在等质量流量和子通道雷诺数工况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三种流动配置包含了径向流动配置(RFC), 横向流动配置(CFC)和转折流动配置(TFC)。通过比较本研究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公开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定性定量地验证了本次数值计算的有效性。在等冷却质量流量下,RFC配置拥有最高的平均努塞尔数和压力损失,而CFC和TFC配置的平均传热性能相似且明显降低,但压力损失大大减少。在相同的子通道雷诺数下,三种流动配置下的交错通道展现出相似的传热强化性能,但TFC配置的压力损失最小。在研究范围内,在RFC配置中表面的平均换热比主表面的平均换热约高出16.3%,而在CFC配置和TFC配置中该值则分别高出38.2%以及 30.6%。不同的流动配置会引发子通道内不同的流动特性,包括流动转折和子通道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