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23篇
航天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公连  张小平  杜磊  贾晓峰 《推进技术》2001,22(5):426-428,440
简要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在丁羟和聚醚推进剂中铝粉表面改性的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DX系列和DZ系列能有效提高推进剂的延伸率,对推进剂的其它性能无不良影响。并就该技术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铝粉表面分子自组装对铝粉/聚醚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应用于铝粉表面改性。设计并合成出DZ系列两官能团自组装分子,对铝粉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制备铝粉/聚醚胶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实验发现所采用的表面改性技术能有效地改善铝粉/聚醚胶片的力学性能,表面处理时间、温度、改性分子结构、溶液性质(浓度、pH、溶剂类别)等因素都能影响铝粉表面改性效果,从而影响聚醚胶片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5.
将纳米技术用在改善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和催化燃烧方面,着重介绍了铝粉表面的分子自组装模型及表征方法,说明纳米技术在固体推进剂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控制理论的压气机叶型数值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基于控制理论的气动优化方法应用于轴流压气机叶型设计.以Euler方程作为流动控制方程,具体推导得出了其相应的伴随方程,分析了边界条件,并给出求解方法.以给定压力分布作为目标函数,将参数化叶型作为设计变量,在求得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梯度信息后,结合BFGS优化算法得到优化方向,更新设计变量完成叶型的优化设计.通过三个算例验证了该叶型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含缺陷固体装药燃烧异常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速实时X射线荧屏分析技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经常出现的主要缺陷导致的异常燃烧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含不同类型缺陷装药结构破坏的条件和模式,描述了推进剂裂纹、气孔和脱粘槽穴内的点火、燃烧和结构变形现象,分析了双基、丁羟、NEPE推进剂裂纹进一步扩展趋势和临界条件,为评估固体发动机含缺陷装药燃烧安全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低温贮存及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相分离对NEPE推进剂力学性能、危险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在-20℃贮存条件下,增塑比小于等于2 8时NEPE推进剂存在相分离,相分离程度随增塑比降低及低温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大。发生相分离以后,NEPE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下降并且最大伸长率的波动幅度增大;NEPE推进剂的冲击感度显著降低,摩擦感度有轻微增加;NEPE推进剂在2 94~8 83MPa范围内的燃速升高了0 3~0 7mm/s。为了稳定NEPE推进剂的性能,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NEPE推进剂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细粒度AP及工艺助剂PA含量对丁羟高燃速推进剂低温(-40℃)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量细粒度AP加入高燃速配方中,一方面加剧了单向拉伸过程中填料(主要是细AP)颗粒附近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降低了填料/粘合剂间的粘结强度,是造成低温力学性能偏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工艺助剂PA极性及刚性,使得它易于富集于填料表面,低温下降低了界面层的柔性,物理作用也极大地束缚了填料附近粘合剂网络的分子运动,因此,它在改善工艺性能的同时,对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S-A湍流模型和间歇因子输运方程的转捩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磊  宁方飞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0):2450-2461
考虑到γ-Reθt转捩模型中间隙因子输运方程并不依赖于具体的湍流模型,因而提出了耦合S-A湍流模型和间歇因子输运方程的转捩流模拟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构造与间歇因子相关的两个耦合函数,分别作用到S-A模型的生成项和耗散项用以控制湍流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实现层流到湍流的数值转捩.结果表明:该方法中模型方程具有完全当地性的特点,易于实施,可直接用以求解三维转捩流动.4个典型算例表明该方法模拟结果与γ-Reθt模型准确度相当,但少求解了两个输运方程,计算耗时减少了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