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69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产品动态     
《航空制造工程》2009,(6):16-16
用于“超级喷气”100的集束线 Device Technologies公司生产的Spring-Fast M22529/2集束线用于保护导线免受磨损而无需黏合,可以减少生产和维修时间,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该集束线由有弹性的不锈钢涂以聚合物涂层制成,可用手快速卡紧导线,  相似文献   
22.
23.
聚二醇类淬火介质CH—20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二醇类淬火介质CH-202的合成、主要性能及冷却机理,并简单介绍了该介质在航空铝与钢制零件淬火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梳齿型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的释放要求结构具有垂直度高、释放过程沉积聚合物少的特点,通过优化深硅刻蚀的工艺参数,包括钝化气体八氟环丁烷(C4F8)的流量、衬底温度、刻蚀气体六氟化硫(SF6)的流量和钝化气体C4F8的压力,实现了结构垂直度为90.0°、支撑层表面沉积物厚度为87.1nm的梳齿结构释放工艺。深硅刻蚀工艺的优化为高性能MEMS陀螺的加工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F12/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测定了F12/环氧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并比较了F12纤维在单向板、强力环及薄壁容器中的纤维强度转化率。实验结果表明,F12/环氧单向复合材料与其NOL环的拉伸强度相近,而薄壁容器中的复合强度约为单向拉伸强度的60%,但三种复合材料的纤维强度转化率相近,约为(70.1±1.6)%。  相似文献   
26.
高性能聚合添加剂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滑油的高性能化,通用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性能化依赖于高性能添加剂的研究、研制和复配技术。聚合添加剂具有不与其体反应的特性。  相似文献   
27.
以二维编织碳纤维碳布为预制体,采用聚铝碳硅烷(PACS)为聚合物前驱体,应用化学气相渗透(CVI)结合聚合物浸渗-裂解(PIP)工艺制备微量Al掺杂2D C/SiC复合材料。研究微量Al掺杂对C/SiC微观结构、力学、热膨胀和氧-乙炔焰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微量Al未改变C/SiC的微观结构和热膨胀性能,也未降低其韧性和强度;但微量Al掺杂提高了C/SiC的抗烧蚀性能,含微量Al的SiC氧化形成微量Al熔于SiO2的固熔体,微量Al提高了SiO2的黏度和致密度,减小SiO2挥发,较未掺杂Al的C/SiC相比,线烧蚀率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28.
采用聚偏氟乙烯和丙烯酸酯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并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通过FTIR,SEM以及电化学分析等对具有多孔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交联单体及不同聚偏氟乙烯/丙烯酸酯质量比对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交联单体和适宜的交联度可有效提高聚合物膜的孔隙率、吸液量和相应电解质的电化学特性.用聚偏氟乙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电解质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在100 mW/cm2模拟光照下,短路电流Isc和开路电压Voc分别为8.476 mA·cm-2和0.674 V, 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10%.  相似文献   
29.
30.
自修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颖的智能结构功能材料,通过实现微裂纹的自愈合,为预防潜在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一些重要工程和尖端技术领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自修复体系的结构与修复性能的关系,修复剂的修复机理,以及修复过程的动力学,从而研制出在使用环境下可长期储存,对裂纹能进行快速高效自修复的材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