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1001篇
航天技术   123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2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加工硬化在工业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手段,同时,也能给生产过程中的金属继续塑性变形造成困难。因此,常采用“中间退火”工序以消除其不利影响。经研究试验,用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并减少零件保温时间的快速退火法,代替原来的保温时间长、随炉冷却速度慢的普通热处理方法,对于民品板金件的大批量生产是经济、有效的。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仅有一层氧化色,无较厚的氧化层,此亦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52.
本文用动刚度有限元素法精确推导了两对边简支矩形板元素的功刚度矩阵和传递矩阵,为计算中间有弹性线支的两对边简支变厚度矩形板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高精度解法。  相似文献   
153.
154.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板效率计算方法结合MESH方程对实际精馏塔进行模拟,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5.
针对长期航天飞行航天员任务需求特点,开展大容量、高舒适性、全弹性透气型纸尿裤研究.以TP U/P P弹性片材为基础,通过机台预制拉伸,超声波高精度定位粘合,无延时穿孔技术,制作出航天纸尿裤双模芯体,通过实验分析了弹性材料在不同拉伸倍率情况下的开孔均匀性及焊接强度,以及不同组合吸收系统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弹性材料TP ...  相似文献   
156.
量子传感的发展需要频率高度稳定的激光器为基础,且实现大失谐激光频率稳定通常是提高其精度和灵敏度的关键。针对大失谐激光稳频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法布里-珀罗(F-P)腔传递激光频率稳定性的方法。以饱和吸收稳频法锁定的激光器频率为参考,基于锁相原理,锁定F-P腔长度。利用F-P腔长度这个稳定的参考点,实现目标激光器的频率的精确锁定。实验将目标激光器波长锁定于767.001 nm,失谐频率为150 GHz,锁定后的频率漂移为1 MHz/h。该方法解决了激光大失谐稳频问题,对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含内热源的多孔方腔内自然对流现象问题,采用非正交多弛豫时间(MRT)格子Boltzmann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Rayleigh数(104 ≤ Ra ≤ 106)、内热源布局方式(水平、垂直及对角布局)、内热源几何尺寸大小(A=1/16,1/8,3/16,1/4)及两内热源间的间距(S=5/64,13/64,21/64)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a=104,105和S=5/64的情况下,任意内热源几何尺寸,内热源采用对角布局方式可获得更好的对流换热效果;在Ra=105,106和S=13/64,21/64的情况下,水平布局方式更优;在内热源采用水平布局,Ra=104的情况下,任意内热源几何尺寸,对流换热效果均随着内热源间距的增大而增强;而随着Ra增大,内热源几何尺寸减小,对流换热效果随着内热源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而后随着内热源间距增大其对流换热效果减弱;对角布局也有相似规律,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随着内热源几何尺寸的增加,其对流换热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58.
为了研究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结构特点,搭建了包含容腔、管道、孔等多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级实验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滞后时间、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系数三个评价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系统响应过程的快慢和强弱。实验分析了多容腔耦合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不同位置气流压力的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容积效应对腔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每个测点的延迟时间不一致,越远离扰动源滞后时间越长;响应时间与扰动压力及转盘转速相关,扰动压力越高压力响应时间越长,旋转流动对气流参数的变化具有延缓作用,在实验工况下转速提高一倍,旋转盘响应时间增加约0.5s,增幅大于10%。  相似文献   
159.
针对带核心驱动风扇级(CDFS)的核心机过渡态数值模拟获得的CDFS加、减速工作线趋势与试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原因解析和模型改进。通过分析影响CDFS加、减速工作线的主要因素,发现引起该问题的原因,是外涵放气系统节流位置随核心机状态改变,容腔容积偏离了物理容积。在分析容腔效应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以虚拟容积代替物理容积计算CDFS工作线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容积计算的CDFS加、减速工作线趋势与试验结果一致,可满足带CDFS的核心机过渡态数值模拟要求。  相似文献   
160.
爆震、超级爆震等非正常燃烧现象是限制小型强化点燃式发动机热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突出瓶颈。爆震或超级爆震发生时总会伴随着湍流火焰-冲击波的相互作用,因此对湍流火焰-冲击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揭示其机理的关键。本文通过在可视化定容燃烧弹内安装孔板实现火焰过孔板加速并产生冲击波,并通过改变初始热力学条件和孔板的参数,来实现不同强度的湍流火焰和冲击波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基于该燃烧装置开展了火焰加速、冲击波的形成以及湍流火焰-冲击波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燃烧模式的研究。根据燃烧室末端火焰传播和压力振荡情况,总结出5种燃烧模式,其中发生自燃的燃烧模式的压力振荡幅值均超过4.5MPa,是未发生自燃时的4~40倍。因此,湍流火焰-冲击波相互作用对燃烧压力振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