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航空   957篇
航天技术   117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3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P包覆硼对富燃推进剂药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青  李葆萱  邰红勤 《推进技术》2003,24(5):467-469
用四种不同量AP包覆的硼粉,对硼含量达30%的富燃推进剂实验配方中的药浆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AP包覆硼粉的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药浆的流变性与另三种硼粉的明显不同———近6h粘度为2 2kPa·s,屈服值在300Pa以下,表明其药浆流平性好并可满足浇铸要求。20%AP包覆硼的合适包覆量、包覆完整的表面性质及近似球型粒子的形状决定了其药浆的流变特性最优。  相似文献   
72.
空间环境下的有机热控涂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空间有机热控涂层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和试验,着重分析了空间极端环境中紫外光辐照和原子氧侵蚀这两大因素对有机热控涂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压电陶瓷对复合材料模型的驱动性能,掌握其规律,为自适应旋翼的研究打下基础,文中模仿直升机桨叶设计了一个典型模型试件,利用压电陶瓷在不同布片方式下对其进行驱动,使其产生弯曲和扭转变形。不同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表明,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器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驱动效果。  相似文献   
74.
喷打用红色陶瓷表面装饰墨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一种红色陶瓷表面装饰墨水——与传统陶瓷表面装饰的新技术(连续式喷墨打印法)配套的新型墨水。它以陶瓷颜料为基本着色料,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以连续式喷墨打印墨水的质量标准为参照标准。经测试,所制墨水的电导率、表面张力、粘度等理化性能完全符合喷墨打印墨水的要求,适合用喷墨打印法陶瓷装饰工艺的需要。研究了分散剂、粘接剂、pH值、固含量等工艺因素对该墨水性能的影响。该墨水制成时为墨绿色,经煅烧,各组分反应生成颜料,显现粉红色。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实验找出Y-TZP陶瓷超塑性变形的最佳温度、初始应变速率及最大的变形量,并求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利用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制造出陶瓷环形件样件。  相似文献   
76.
液压能源管路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飞机液压能源管路系统的振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主动控制(VAC)技术对飞机液压能源管路系统进行消振的方法,在手段上采用压电/压电致伸技术,以压电陶瓷(PZT)作为作动器,具有驱动力大、响应频率高和体积小等优点;控制方法上采用参数寻优的控制策略,它能始终能根据外界干扰因素的变化来调整控制参数.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在变转速和变负载情况下始终能保持最佳的消振效果.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原子氧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简称“ECR”)的先进技术。最佳调试状态下,可获得10(15)/(cm2·s)的束流。在该试验装置上,对航天器上常用的Kapton和石墨环氧材料进行了原子氧效应试验,首次在国内成功的获得了原子氧束流模拟试验的样品结果。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分析证明:试验结果完全与国外同类设备的试验结论一致,这标志着中国在原子氧地面模拟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及晶界强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晶界处引入内聚力单元模型,模拟晶间破坏过程。以ZrB_2-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扫描的微观结构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模型,同时在其晶界处,设置内聚力单元模拟晶界破坏过程。通过改变Zr B2与Si C相界面强度,得到了晶界及材料不均匀对材料应力分布及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晶界的存在,材料内部出现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并产生应力集中。随着晶界强度的改变,裂纹起始位置及扩展方向发生改变,且裂纹沿低强度的界面进行扩展。随着ZrB_2-SiC界面强度增大,材料的强度提高,拉伸模量不变。  相似文献   
79.
空客320系列飞机干仓燃油渗漏的维修是维修中的难点,主要在于接近困难和内漏点的查找。本文介绍了一种方法,通过密封干仓,注入5%氢氮混合气体,以及配给检测设备就可有效解决此维修难题。  相似文献   
80.
从细观力学角度分析并建立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从制备温度冷却到室温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热应力与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表明,减少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或提高复合材料的纤维与基体的模量比,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通过单调拉伸实验测试了先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的2D SiC/SiC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应力,并采用文中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计算出复合材料SiC基体的残余热应力为-19.5 MPa。分析表明,该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引用了公开文献报道的5种复合材料体系数据,用于验证文中所建立的比例极限应力与残余热应力关系模型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8.6%,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可为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