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航空   1112篇
航天技术   177篇
综合类   127篇
航天   3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的梯度方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功能梯度材料零件具有单质材料零件无法比拟的理化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材料分布复杂以及对功能梯度材料本身性能研究不充分,使性能分析存在很多困难。论文应用复合材料热性能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分析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材料梯度方程的参数不同)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梯度层可以明显改变活塞温度分布,缓和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在陶瓷纤维增强层与活塞本体交界处产生的应力。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温度峰值、整体应力峰值和层间应力峰值与方程系数之间的曲线,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2.
石英陶瓷材料与低膨胀合金的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在粘接过程中的内应力影响两者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搅拌制备工艺,制备时,将颗粒预置于坩埚底部,上面旋转铝块,抽真空高温烘烤足够时间后,升温使铝块溶化,然后在氩气保护下用特别设计的搅拌器高速搅拌铝液,使颗粒与铝液的均匀混合,制得的(Al2O3)p/Al复合材料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4.
晶须和短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SiCw/6061,Al2O3/6061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特点及由车削试验得出的不同刀具的材料,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路程lm及复合材料中纤维(晶须)含有率Vf,不同的制取方法对刀具磨损VB,切削力F及表面粗糙度RZ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5.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是新兴的强韧性结构材料,用于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宇航结构件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混杂纤维(玻纤/碳纤)复合材料的研制重点和宇航结构部件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收集分析了有关技术信息,指出了混杂纤维(玻纤/碳纤)复合材料强韧化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重点,提出了我国采用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6.
聚碳硅烷是以硅碳键为主链的有机硅聚合物。它在非氧化性的气氛中经高温处理可转变成碳化硅,是制备连续碳化硅纤维及其他碳化硅材料的先驱体。本文对聚碳硅烷的合成方法,结构性能及其应用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97.
本文利用摆锤式单杆冲击拉伸装置对几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及其混杂复合材料进行了高速拉伸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混杂复合材料的应变率效应以及冲击拉伸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单一纤维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在高速拉伸时均出现“高速应变强化”现象,且冲击拉伸破坏机理亦不同于静态拉伸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8.
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钻尖刃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锪窝钻钻尖刃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采用具有一定刃倾角的曲线刃钻尖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
以提高交叉指形电极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为目的,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电极区聚合物参数、交叉指型电极结构和压电相体积分数对压电纤维复合材料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电极区聚合物的介电常数或减小电极区聚合物的厚度,能够提高元件的诱导应变和挟持应力,元件诱导应变最大可达173με;减小分支电极的周期或者适当增大分支电极的宽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元件的作动性能;提高压电纤维体积分数,有利于提高元件的作动性能。  相似文献   
100.
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地论述了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产生、松弛机理以及热残余应力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出增强体与基体的线膨胀系数之差、界面结合和温度变化是产生热残余应力的必要条件,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的松弛将使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内的位错密度增加,热残余应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