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4篇
航空   1450篇
航天技术   273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1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几何量纳米计量方法及仪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几何量计量已经走进纳米空间,本文在讨论纳米计量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介绍并总结了几何量纳米计量的基本方法和仪器。  相似文献   
72.
在发动机上鉴定压气机的喘振裕度,评审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是近几年提出的一项新的技术要求。本利用发动机的主油泵改装为燃油阶跃系统,对一台双轴发动机进行了喘振的试验研究。内着重讨论了燃油阶跃技术的一系列问题及瞬态诱喘时发动机的喘振特点.此外简要分析了发动机压缩系统与压气部件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某型发动机加力燃油总管喷油杆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某些发动机在使用中发生的两起加力燃油总管喷油杆断裂故障,通过断口分析,组织检查,喷油杆受力分析等工作,找出喷油杆疲劳断裂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设计不佳,导致喷油杆根部承受的应力水平较高,另外焊接缺陷是对疲劳裂纹的萌生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预防与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4.
《航空计测技术》2005,25(6):8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现已公布,并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项目要办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和进口计量器具检定。  相似文献   
75.
以Austro Engine E4系列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关于电控高速柴油发动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维修实践,对混合加热循环燃料燃烧过程、故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成果可为通航维修人员实施故障预测和排除提供理论支持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同或相似飞机发动机的维护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简述了相位法曲面三维全场无接触检测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被测曲面的梯度变化对频谱分析和滤波处理的影响,推导出相位法曲面可测梯度极限的理论公式,并通过锥面测量验证了这一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虚拟仪器及其驱动程序,在LabVIEW图形编程环境下所编制的检定分数频率的虚拟仪器驱动软件。  相似文献   
78.
时频测量的新技术——相位重合点检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近年来相位重合点检测技术和周期性信号参数测量各种高精度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这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所派生的频率、周期、相位差和时间间隔测量方法作了介绍。这些新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频率范围宽,设备构成比较简单,在时频测量领域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能逐渐取代已有的某些测量技术,并可在其它量测量领域获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宇航计测技术》2006,26(1):33-33
受国防科工委委托,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于2005年12月在航天203所组织召开了“国防军工计量‘十五’科研项目(六项)验收暨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总结汇报,仔细审阅了所提供的各类资料,就技术细节质询,听取答辩,并到现场参观了演示。在此基础上,经专家组充分讨论,一致认为:203所承担的“18~26·5 GHz同轴小功率计量标准”、“屏蔽材料微波屏蔽性能测试方法研究”、“相位噪声通用测量系统”、“直流低电压检定装置研究”、“宽带脉冲压缩、脉冲截断及连续LFM信号线性度测量装置研究”和“校准实验室贯彻国…  相似文献   
80.
关于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电偶测量的是偶丝两端———测量端 (亦称工作端 )和冷端 (亦称参考端 )的温度差 ,因此必须知道热电偶冷端的温度 ,才能最终测量出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热电偶的冷端在生产实际中大都采用冷端补偿法来解决 ,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温度指示仪表大都带有冷端补偿系统 ,国家检定规程将测量热电势的误差与冷端补偿误差合并检定 ,这样的方法 ,必须在标准装置中 ,配备补偿导线 ,从而将大幅降低标准装置的准确度。这对准确度不高、功能单一的仪表来说 ,完全适用 ,但对目前新颖的高准确度、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 (主要是一些先进的进口仪表 )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更准确对这些仪表进行计量检测 ,我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消除补偿导线引起的误差 ,从而可以对高准确度的热电偶测温仪表进行计量。我们也可以对冷端补偿进行单独的计量 ,这样通过分别对直流电压测量准确度和冷端补偿的准确度的计量 ,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定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