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392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2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1.
杭文 《航天》2012,(9):5-5
7月29日,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点火热试车成功,进一步考验了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将为我国2014年实现长征五号火箭首飞以及进行后续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打下坚实基础。自2000年国家正式立项至今的12年间,液氧煤油发动机先后进行了百余次试车,已先后研制出3种基本型发动机,以及5种适应不同火箭总体飞行状态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612.
大规模固体微推力器阵列点火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固体微型推力器阵列应用于姿轨控,需要对点火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点火电路在姿态、轨道控制上的应用问题;设计了适用于大规模阵列的驱动电路,通断可控,能够满足点火需要;研究了点火延迟时间以及单次多组点火的间隔时间,当点火功率为2 W时,点火延迟时间经测试最大为7.6 ms,而点火间隔时间经测试最小为50μs。经过综合测试实验,点火成功率能够达到100%,验证了点火系统相关模块的可靠性和匹配性;经过控制仿真,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满足卫星姿轨控需要。  相似文献   
613.
PMMA激光点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O2激光点火实验系统,研究了常压下PMMA的点火过程以及点火延迟时间与点火热流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点火热流密度的增加,PMMA的点火延迟时间减少;当点火热流密度大于286 W/cm2时,热流密度对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变小;当点火热流密度较低时,点火延迟时间随着热流密度的减小而急剧增加,且存在点火的最低能量阈值。最后,给出了常压下热流密度范围为70~881 W/cm2内的PMMA点火延迟时间与点火热流密度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614.
硼颗粒点火燃烧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硼作为固冲发动机推进剂高能组分具有巨大优势,但由于表面氧化层的覆盖对燃烧的抑制作用,导致硼颗粒的燃烧过程十分复杂。文章描述了硼颗粒燃烧的基本现象和过程,阐述了硼颗粒两阶段燃烧的现象本质。综述了以King模型和L-W模型为代表的半经验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两者建模机理的不同之处。详细阐述了以L-W模型为代表的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机理和内容。介绍了化学机理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基本原理,并分析比较了半经验模型与化学机理模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15.
考虑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压力分布的瞬态非均布特性,并以函数形式进行描述,结合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法,计算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采用Latin超立方抽样方法,考虑药柱泊松比的分布为截断形高斯分布,对药柱泊松比进行随机抽样;利用泊松比的随机抽样结果,分别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统计计算结果,分析泊松比随机分布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瞬态非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完整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药柱Mises应变受泊松比随机分布影响较小,且应变值与泊松比成线性递增关系,这与均布载荷下得到的结论完全相反。在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工况进行结构完整性分析时,应充分考虑点火过程压力传播的瞬态非均布特性。  相似文献   
616.
新一代航空器和反导体系的发展,均离不开新的技术支撑。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被航空发达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文章从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改善气动性能和推进效能、等离子体材料处理与表面强化以及磁流体动力与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新技术诱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17.
为了研究油气比对超燃发动机自点火性能的影响,利用二维非定常化学非平衡计算方法模拟了总温2000K,总压3.0MPa,入口马赫数3.0,煤油油气比为0.2和1.0时超燃发动机的自点火过程。具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总油气比越高,燃料传播速度越快;燃料首先沿着剪切层传播至凹槽后缘,之后在凹槽漩涡的带动下向凹槽上游和底部传播。(2)凹槽回流区温度高,点火延迟时间短,低油气比的气体一旦进入凹槽回流区后即可在凹槽后缘和上方点火。(3)火焰从凹槽的上沿和右边向凹槽底部和左边传播。(4)总油气比越高,点火越困难。  相似文献   
618.
超声速燃烧室氢气强迫点火过程实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模拟飞行Ma=4.0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进口条件,在直连式试验台上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氢气火花塞点火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高速摄影与高速纹影捕捉了点火过程初始火焰发展与流程波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初始火焰传播受高速对流、湍流火焰传播和自点火多种机制控制,凹腔结构不仅提供低速环境,还在初始火焰传播过程中具有能量反馈和质量反馈(活化分子)作用,促进剪切层内火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19.
软隔板双脉冲发动机二级点火延迟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软隔板双脉冲发动机的试验研究时发现,二级脉冲出现远远超过指标要求的点火延迟.为了改进这种状况,从点火药量和隔板厚度两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增加点火药量使得隔板破裂太快,能量过早地释放;而单纯增加隔板厚度使得隔板不能按预定位置和方式破裂,影响工作性能.最终结合软隔板双脉冲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从两方面同时改进,达到了比较合理的点火延迟.  相似文献   
620.
全环涡轮级间燃烧室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涡轮级间燃烧室(ITB)应用于涡轴发动机为研究平台,根据ITB的应用环境,采用凹腔驻涡燃烧室作为涡轮级间燃烧室,设计加工了全环凹腔驻涡燃烧室试验件,并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烧室的贫油点火边界余气系数为10.2,降低驻涡凹腔体内外压差有利于点火;与常规燃烧室相比,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偏低,但燃烧效率随进口温度的升高逐步加大;燃烧室的总压恢复系数较小,进口温度对燃烧室的总压恢复系数影响不大;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较好,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随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进口温度的提高,火焰筒壁温会局部偏高,火焰筒的冷却设计需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