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562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01.
厚膜铂电阻是80年代推出的新一代铂电阻测温元件。以铂浆料代替铂丝,用印刷工艺制成版图代替丝绕,用激光调值代替手工调值,用破璃浆料复层代替绝缘物封装。生产成本低,特性符合 IEC 标准,响应速度快,抗冲击、振动,可靠性高,用途广泛。本文综述这种测温元件的发展背景、结构特点、工艺、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2.
自动驾驶仪陀螺电位计虽已应用铂铱或金基合金丝绕制,但仍易因腐蚀或磨擦导致接触不良或断路。经浸涂DJB—823固体薄膜电接触保护剂后,作3倍寿命试验(14400次)后,仍接触可靠,信号稳定,其电刚实际上根本没有磨擦到合金丝。在相同条件下作对比的未浸涂保护剂的电位器,其绕组磨轨较宽、较深,信号跳动不稳。  相似文献   
803.
镁合金表面防护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种新型镁合金(镁-锰系及镁-锌-锆-钇系)的表面处理工艺方法,提出了对膜层防护性能的质量评价标准,为这两种负电性极强的镁合金的使用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04.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铝光亮阳极氧化工艺,优选出硫酸加R添加剂的最佳配方,讨论了电流密度和温度对光亮度的影响。通过电压——时间曲线,氧化膜厚度的测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R添加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5.
干膜润滑剂涂覆的前处理工艺选择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傅新广SelectionofPre-TreatmentProcessforDryFilmLubricantCoating¥//干膜润滑剂又称粘结型固体润滑剂,是一种功能性涂层。它由粘结剂、润滑剂及其他添加...  相似文献   
806.
固体干膜润滑剂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从突破常规油脂润滑剂局限性的角度,介绍了固体干膜润滑剂的基本特性、技术进展以及在航天军工、机电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并重点阐述了粘结型固体干膜润滑剂的基本组成和满足航天特殊工况、常温固化、耐高温、控制VOC用量等方面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807.
概述了用聚酰亚胺材料做介质的高频薄膜电容及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高频薄膜的制作工艺过程及关键工艺技术和达到的技术指标。用聚酰亚胺做介质膜的高频薄膜电容能够承受弹上产品要求的各项环境试验,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808.
809.
碳基材料氧化烧蚀的双平台理论和反应控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所到达的表面温度和压力范围,就碳基材料在氧化速率控制区、过渡区、扩散控制区的烧蚀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发现CO2在烧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不能忽略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该存在两个平台,且都属于扩散控制区,而不是此前普遍认为的只有一个平台。从理论上阐明了双平台产生的机理,发现第一平台是由于生成CO2将氧消耗完产生的,另一个平台是生成CO引起的。文献中所谓的"快反应"和"慢反应"之说反映问题是不全面的,它们只是我们给出的新模型的两种极端情况,用一个统一的模型就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从所谓的"快反应"经过第一平台自动过渡到"慢反应"。双平台理论澄清了此前的一些争议,并且得到了试验证实,为准确预估烧蚀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10.
反射激波作用下两种重气柱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方形激波管中对两种无膜重气柱界面(分别是SF6和氩气)在反射激波作用下的不稳定性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柱界面采用射流技术形成,实验采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照射流场,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并用高速摄像机对流场进行拍摄,获得了入射激波以及反射激波共同作用下,两种不同气柱界面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柱的Atwood数不同,界面演化速率不同,反射激波到达前后的界面形态不同。SF6气柱在入射激波作用下会产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向的涡环结构,而氩气柱界面上由于产生的涡量较少,涡环结构并不明显。在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会出现明显的次级涡对,而且次级涡对的旋转方向与初始涡环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对于氩气柱而言,在反射激波作用下虽然也产生了与初始涡环方向相反的次级涡对,但次级涡对始终未充分发展。这是因为反射激波作用时氩气柱界面的Atwood数较小导致氩气柱界面上产生的反向涡量较少。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气体Atwood数对界面不稳定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