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39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4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详细讨论了21.4MHz系列单片晶体滤波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诸问题。特别是对八极点单片晶体滤波器。论述了不同电极形状和滤波器电气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YAG单晶基片的精密抛光及SPM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对YAG单晶基片精密加工表面进行了检测,获得了YAG单晶基片表面及表面层的基本特征,表明了SPM作为表面物理量检测是一种重要显微工具.  相似文献   
63.
配合间隙对涡轮叶片榫头/榫槽接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率相关晶体塑性滑移理论模型,考虑镍基单晶的晶体取向和涡轮盘/片配合间隙的影响,针对涡轮叶片榫头/榫槽的复杂接触状况,研究了温度梯度载荷和离心载荷作用下三种取向的接触应力和低周疲劳损伤。结果表明:当榫头/榫槽的配合间隙小于3.7μm时,榫头/榫槽的接触应力随间隙值突变比较明显;而间隙值大于5.4μm时影响较小。接触应力和低周疲劳寿命对第一齿间隙值比较敏感,随间隙值的波动变化范围较大;第二齿的间隙对接触应力影响也较大,但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只在较小间隙值下较为明显。晶体取向对榫头/榫槽接触低周疲劳寿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疲劳性能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4.
DD6镍基单晶合金气膜孔薄壁平板高温蠕变性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气膜孔薄壁平板试样模拟冷却叶片,并与无气膜孔薄壁平板试样蠕变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气膜孔对镍基单晶合金冷却叶片模拟试样高温持久断裂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50℃和377MPa条件下,无气膜孔薄壁平板试样的高温持久断裂寿命大约是气膜孔薄壁平板试样的2倍,扫描电镜(SEM)断口分析可以看出蠕变损伤首先发源于气膜孔周围并在气膜孔边缘开始起裂.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建立单晶材料蠕变数值计算模型,将其编入Abaqus用户子程序中,对气膜孔和无气膜孔两种薄壁平板试样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气膜孔周边存在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样的断口表面形貌吻合.为便于工程应用,将高温持久断裂寿命与十二面体滑移系最大分切应力幅表达成指数关系,蠕变试验结果表明此式在该应力、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65.
光子晶体光纤具有辐照不敏感、热敏感度低等特点,可以显著增强光纤陀螺仪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并有利于减小光纤陀螺重量、尺寸和功耗。本文分析了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和折射率导引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仪的原理、关键技术及国内外进展。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微重力条件下胶体晶体生长动力学和结构变化的规律,设计了空间胶体晶体生长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同时搭载三个实验样品,每个实验样品有两个实验工位。通过对胶体晶体的实空间成像及倒易空间衍射(Kossel衍射)成像分别实现样品形貌及样品晶体结构的观测。在完成的空间搭载飞行任务中,获得的大量空间及地面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微重力环境中的胶体晶体样品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挤压成形是TC1棒材成形的主要手段。在挤压过程中,钛合金往往会形成织构,从而导致棒材的性能变化。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织构对动态冲击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冲击过程中TC1合金出现了大量孪晶,且孪晶的数量随着冲击速度的提高而增加;0.4~0.7MPa气压气压范围内冲击时,具有强织构的冲击试样动态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而具有弱织构的冲击试样动态屈服强度由于位错强化有所增加,表现出了应变率正效应;当气压增高到0.9MPa,由于更多孪晶的开动,具有强、弱织构的样品都出现负的应变速率效应。  相似文献   
68.
超声振动方向对TC4钛合金铣削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波  李鹏涛  张存鹰  王晓博 《航空学报》2020,41(2):623301-623301
为充分发挥超声铣削钛合金的优势,改善钛合金的加工效果,增强表面服役性能,分别对刀具和工件施加超声振动,以寻求合适的振动方向和加工参数。理论推导了侧刃断续切削时的临界速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振幅和切削速度对表面形貌、切屑形态、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表面微织构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两种振动方向下,增大振幅均使切屑的锯齿化程度降低,并且增加轴向振幅可使锯齿形切屑转变为带状切屑。轴向振动更有利于表面形成微织构、减小切削力、减缓刀具磨损、减小工件摩擦时的磨合时间,但需合理控制切削速度和超声振幅。同时,对切削力进行频谱分析,为工作状态下超声振动频率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9.
某箱体零件在做强度试验时,还未达到强度要求,便在焊缝与母材熔合区发现裂纹。用化学分析和金相分析方法,分析箱体裂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针对钛合金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和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近年学者们尝试采用微织构刀具来解决。本文综述了微织构刀具在钛合金切削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了微织构刀具在改善表面质量,降低切削力、刀具磨损、摩擦因数和切削温度等方面的切削机理,并指出微织构刀具切削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