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航空   2809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477篇
航天   2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纳米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纳米碳管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纳米碳管增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纳米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效果以及碳管含量和分散剂的用量对环氧树脂弯曲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纳米碳管的分散对环氧树脂的弯曲性能影响很大,而加入纳米碳管能够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992.
高阶精度非线性格式WCNS-E-5在二维流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具有5阶精度的加权紧致非线性显式格式(WCNS-E-5)对定常与非定常二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格式对各类间断有很好的分辨捕捉能力,而且对强间断如激波的计算,即使在高马赫数与高雷诺数条件下它仍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与可靠的计算结果.此外,WCNS-E-5在粗网格条件下也体现出优越性.类如WCNS-E-5的高精度激波捕捉方法将为以后开展湍流数值模拟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93.
振动二元翼流动显示水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用流场显示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机械激励对二元机翼大攻角流场的影响。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机械激励对大攻角失速分离流动有强的控制作用。它清楚地反映了过去风洞试验结果的物理本质,也为今后的非定常增升效应研究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在亚临界流动范围内,对于带有鸭翼、机翼的翼身组合体,在其头尖部带有确定扰动的条件下,研究模型大迎角下的非对称背涡结构及其气动力特性随扰动周向角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模型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侧向力分布分析,结合流场显示结果,表明翼身组合体绕流中鸭翼前各截面均处于非对称二涡区,头部截面侧向力分布随头尖部滚转而呈现出双稳态特性,鸭翼和机翼上方的流动在大迎角下处于完全分离流动状态,从而使得模型上鸭翼之后的截面侧向力接近为零。  相似文献   
995.
用全位势方程计算机翼的亚声速,跨声速和超声速绕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大后掠小展弦比细长机翼,本文对机翼纵轴垂直的每一横流截面生成O型网格,形成对机翼流场的H-O型网格,用守恒型全位势方程、差分和隐式近似因式分解迭代算法计算绕机翼的可压缩位流。自由流可从亚声速直到低超声速的全部跨声速范围。本算法要求机翼前缘有大后掠角,后缘可稍许后掠或前掠。本文算例表明,所研制的计算程序已可提供工程实用。  相似文献   
996.
以SiCl4-NH3-H2为反应体系,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Si3N4p/Si3N4复合材料.试样主要成分为α-Si3N4和非晶沉积物,并有微量的β-Si3N4和晶体Si.SEM和光学显微图片表明颗粒团间气孔偏大,Si3N4颗粒和CVI Si3N4之间界面弱结合,导致试样的弯曲强度最高只有71MPa.  相似文献   
997.
出流比对扰流柱通道弦向出流量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涡轮叶片尾缘扰流柱区域的流动情况,对叶片内流通道工程计算程序进行验证,针对不同的弦向出流比(弦向出流量与总流量之比),通过实验测量了梯形通道短扰流柱排的端壁静压分布,以及各段弦向出流量沿叶片径向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当弦向出流比较大时(c≥0.5 ),沿径向静压变化小,扰流柱区域的流动基本为弦向流动。当出流比较小时(c<0.5)时,沿径向静压变化明显,压力先下降而后回升。扰流柱区域的流动既有弦向流动,同时又有径向流动。(2)大出流比时(c≥0.5 )各段出流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而小出流比时(c<0.5)各段出流量变化幅度较大。(3)总压损失系数随着出流比、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结果对涡轮叶片内部冷却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过渡领域三维绕流直接统计模拟位置元法的一种新方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发展了DSMC方法计算三维绕流位置元方法的新方案,其总体方案和实施细节都是在分析和探索的基础上由我们自己提出的,特别还解决了除气动力、矩总体量以外的气动加热和压力分布等局部分布量的计算所提出的新问题。对于表面位置元的标识、分子的进入及与表面碰撞的判断、网格初始划分与调整、分布量计算对模拟过程及信息存贮所提的特殊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通过与准确结果的比较证明了采用的方案和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壁面湍流模型对湍流分离流动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三种近壁湍流模型计算了二个二维的湍流分离流动:单包流动和多包流动。结果表明:二层模型和低Reynolds数模型具有类似的特性。它们基本上给出合理的分离流动结构。壁函数的方法由于对数律的假定基本上不适合于计算湍流的分离流动。  相似文献   
1000.
轴对称旋成体流动结构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S方程模拟了旋成体的绕流过程。旋成体流场由不同层次的涡结构组成,包括主涡、二次涡t、ertiary涡、螺旋涡、羊角涡、U型马蹄涡。文中清晰地展示了这些结构,简要分析了各类结构的特性和功能,强调了亚结构和三维结构在流态发展与流场演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