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73篇
航天技术   274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88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通过实例介绍了使用定制铝板折弯成U形件,在其上精加工出精密安装孔、面,再将其他部件与其组装成天线框架的工艺方法.研制过程中成功解决了大尺寸铝板折弯、U形件工艺过程刚性增强和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强化等技术难题,产品实物已经通过相关力学试验和飞行试验.对天线框架研制中的工艺工作要点做了简要说明,还介绍了研制工艺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122.
上海6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如果你在火星上用手机拨号,地球上的它能收到信号。"这个"它"指的是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2012年10月28日上午,"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落成仪式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成立50周年暨建台140周年庆典活动"在上海佘山的65米射电望远镜现场隆重举行。在落成仪式上,高70米、重2700多吨、主反射面直径65米的  相似文献   
123.
《太空探索》2010,(5):6-7
3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一行。马兴瑞对基辛格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其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钦佩和感谢。他向基辛格一行简要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中美在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开展良好合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4.
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绕射理论(GTD)模型的曲线拟合参数估计法,用于目标散射中心的提取.根据二维散射中心GTD模型,分角度分离目标的距离向散射中心,对不同角度的散射中心距离和幅相进行曲线拟合,提取目标二维散射中心参数,可估算散射体的曲率半径,较精确地计算转台中心至天线的距离.算例表明:对大角度成像、遮挡、平板散射等用该法重构的雷达散射截面(RCS)与原始数据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5.
陈甫 《民航科技》2001,(3):10-11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芝二次雷达天线驱动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情况,以及故障后采用国产器件进行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6.
王爵骐 《航天器工程》1995,4(1):1-11,25
本文论述航天器天线的特点及其与航天器总体的关系、天线的辐射场方向图及增益有关问题,天线的电磁兼容及天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似文献   
127.
新的 F-16雷达天线项目通过精益管理,缩短了车间流程并提高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8.
129.
一、问题的提出:机载 E122型气象雷达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共有6个班次航行后,机组人员反映一条相同故障:“气象雷达在天线人工俯仰放零位,进行气象位观测时,从起飞直至航线6 000米高度的整个爬升过程中都存在着地标显示。”为排除故障,地勤人员更换了陀螺、伺服同步器、天线等所有有关的部件。每次排故换件后,地面  相似文献   
130.
据新华社4月17日电讯稿报道:美国航宇局(NASA)4月17日宣布:伽里略探测器的主要通信天线未能展开,给飞行任务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989年10月23日,伽里略探测器随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天,并成功布入轨道。卫星质量为3000kg,耗资13亿美元,主要用来探测木星及其卫星。该星预计飞行6年,于1995年12月7日飞抵木星。 NASA发言人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说:我们是乐观的,因为我们的科学家能够解决天线的机械问题并打开天线。该天线的直径5米,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