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380篇
航空   1823篇
航天技术   484篇
综合类   425篇
航天   7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解本身及共导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之上的差分格式DEM(Double Equation Method)。这种差分格式不仅精度高,而且有效地消除了双曲方程高阶差分解中常出现的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952.
大范围运动柔性曲线梁的动力学建模主要采用有限元法,这是由于很难得到曲线梁模态的解析模态表达式,求解的复杂程度随着单元的增加而增加。本文提出一种拟合模态法进行动力学建模,把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得出的模态拟合成为多项式的形式,得到曲线梁模态的近似解析表达式,从而大大简化了建模与计算的过程。以某型号卫星抛物面天线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型。  相似文献   
953.
为了对非定常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笔者设计了一款数字低通滤波器,有效地减弱了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并已成功用于试验中。文中介绍了该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以及在非定常试验数据处理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提出了合金电镀中的动力学参数测量原理和方法,并对航天发动机轴瓦电镀Pb—Sn合金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合。  相似文献   
955.
双旋卫星的消旋过程是一个非定常非线性的动力学过程,动力学现象十分丰富;通过非稳定区及非线性共振是其中两个重要问题。本文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通过不稳定区问题中使用“当量惯量轴”的概念,物理意义清晰,能很好地解释并确定稳定与不稳定区域。在非线性共振问题中,分析了三种章动频率的实质,使各种观点能有统一的解释。最后,对消旋动力学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56.
开展绕冲压式翼伞内外一体化流场的二维、不可压、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预处理的双时间步长方法,研究了冲压式翼伞在有攻角飞行时阻力、升力的瞬态特性和非定常旋涡脱落对翼伞气动力的影响问题。气动力特性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观察到升力和阻力在大攻角飞行中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同时流场的瞬态特性证实上翼面旋涡的发展与运动是导致翼伞气动力脉动的主要原因。计算发现在前缘切口的冲压作用下,翼伞内部的压力较高,气流几乎保持滞止,这是维持翼伞充气外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7.
混沌型传感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地利用混沌的初值敏感性,提出了混沌型传感器的概念和结构,证明了将符号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用于测量领域是可行的.然后,用开关电容实现了混沌型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基本的实验结果.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和分辨率高、结构简单,直接输出数字量的特点,开 创了混沌应用的新领域,同时也为探索新型传感器结构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8.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气体渗碳过程蝇表面碳浓度增长的规律;得出了气体渗碳过程属于界面反应和扩散的混合控制型的结论;讨论了碳传递系数β  相似文献   
959.
提出了一种动力学系统性特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它使用均设计法选择试验点,构造多项模型框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模型的具体形式,并基于此模型实现对系统特性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少的试验得到精确的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960.
关于旋涡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旋涡定义这个长期未解决的难题,在分析历史上提出的几种思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定义旋涡的总目标,应当体现其管状运动形态,并与其作为流体运动肌腱的动力学功能有机结合;该定义应能以统一的方式覆盖经典涡动力学业已成熟的结果,并且指引对湍流中复杂涡状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识别。据此,本文根据涡量场演化的已知规律,提出了旋涡的一个动力学定义,作为继续深化讨论的参考。同时提出,人们针对湍流结构研究构造的各种涡判据,虽然对湍流涡状结构的可视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因其难以遵循管式涡量场的因果演化而无法取代完备的涡定义。相比之下,近十年来形成的涡量面理论,有望在未来发展中使旋涡的定义和检验问题回归涡量动力学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