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370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脉冲干扰下交错与FEC编码扩频系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巍  张晓林 《航空学报》2001,22(Z1):38-42
推导了在脉冲干扰下无人机扩频遥测系统的误码率公式。提出了用吉尔伯特信道 ( Gi信道 )描述脉冲干扰下无交错编码的扩频系统的信道,用离散无记忆信道 ( DMC)描述脉冲干扰下的有交错扩频系统的信道。对比分析了脉冲干扰下的扩频系统采用 FEC前向纠错和不采用 FEC,以及采用 FEC与交错技术相结合3种情况时的系统误码率性能。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所得公式和结论同样适用于部分频带干扰。  相似文献   
102.
导弹命中精度评定中贝叶斯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导弹武器系统试验评定的问题 ,研究了如何在命中精度评定中应用贝叶斯方法。在导弹落点偏差分布为正态 -逆伽马分布的假设下 ,提出以贝叶斯理论为基础 ,利用实际的导弹飞行试验状态信息和试验前的各种已知信息 ,加入弹道的模拟和仿真方法 ,获得评定的验前分布参数 ,使精度评定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案。该方案以使用方提出的可信度和最低可信下界为检验精度的指标 ,同时也提出一种运用参数自助 (Bootstrap)方法获得验前分布参数的方法。最后 ,提供了完整的评定流程和说明 ,使实际的评定工作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所提的贝叶斯方法尤其适合于小子样场合下的试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一种波前探测技术在北京三号B卫星相机光学系统地面高精度测试中的应用,通过计算传感器接收到的相位差异信息进行波前反演,可以获得稳定且精度较高的波前信息。相位差异(PD)法是其中一种波前探测技术,在北京三号B卫星项目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文章对其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评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解决了现有国外商业测量软件对复杂结构的相机光学系统波前测量计算不足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针对航空涡轴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空中停车故障,通过对损伤件及其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检查、金相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损伤件的温度分析和磨痕对比,确定了首断件。结合发动机参数分析和质量复查,查明故障原因为发动机返厂检修重新装配时,前篦齿封严环与导流盘在规定的压紧螺母拧紧力矩下轴向压缩量偏小,在高转速状态出现轴向间隙,前篦齿封严环松动;前篦齿封严环与静子封严环径向间隙不均匀,切向摩擦力增大造成前篦齿封严环与导流盘相对转动而剧烈摩擦,局部温度升高,导流盘破裂,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通过计算和螺母拧紧力矩试验进一步研究了故障机理,并针对故障机理开展部件和整机模拟试验,复现了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05.
以定楔角乘波体设计方法为基础,研究了影响高超/超声速乘波体"乘波"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前体前缘实际气流压缩角的确定方法及影响因素,可知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和压缩角δ下,随着前缘角θ和气流与前缘夹角α的增加,实际气流偏转角γ减小。据此,基于幂函数进气道前体构形,给出了前缘激波不脱体的限制条件及具体的判定方法,分析了乘波体典型几何特征参数对前缘激波不脱体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和压缩角度下,增大前缘形状因子n,减小前体的长宽比L/W及增大前缘角均有利于激波不脱体。根据给出的前体几何参数对前缘激波脱体的影响规律曲线,对一种"前体几何外形构造+前缘激波附体条件限制"的正向前体乘波器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设计流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仿真验证,表明通过该方法设计的乘波前体流动特征与预期的结果吻合,说明文中所给出的激波附体条件及影响规律是可信的,乘波前体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在对散布参数验前可信度的定义与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给定散布参数(方差)的P值计算模型,构建了一维散布分析时验前分布可信度的P值模型,给出了验前P值与验前可信度的定义,并对其变动情况进行了阐述,给出了验前分布的拒绝条件.对二维散布分析条件下的验前可信度分析,分别构建了验前P值的独立求解模型和集成求解模型.并从0.05,0.2,0.4区分的数据区间,给出了验前分布选择的原则和要求.基于案例比较可见,验前可信度能较为显著地完成验前分布的差异化比较,相对现有的仅对验前可信度的定性说明,基于P值的验前可信度建模与计算,不仅能完成验前可信度的量化计算,而且能从概率的角度对验前分布选择的正确性进行假设检验.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探究前体构型对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在相同的压缩角度及几何长度下,设计了升力体前体和类乘波体前体两种构型方案。就不同构型对前体/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与进气道二维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进气道二维流动,三维升力体和类乘波体前体构型在设计状态和不同来流攻角下均存在一定的横向压力梯度,导致进气道流量捕获能力降低,与二维流动差异较大,前者流量系数下降20.3%,后者下降9.0%。相比较而言,类乘波体前体在流量捕获能力及升阻比等方面性能更优。增大类乘波体前体宽度比和前缘角度,可以减小前体横向压力梯度,提高前体/进气道的流量捕获能力,前者提高了升阻比,而后者则降低了升阻比。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一种新研制的航空用Al-Li-Cu-Zn-Mg系铝锂合金,采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分析碱腐蚀和三酸脱氧两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对铝锂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膜层的外观、耐蚀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三酸脱氧工艺,碱腐蚀工艺对铝锂合金表面的腐蚀程度较深,晶界处的耐腐蚀能力较差,硫酸阳极氧化膜层表面形成了网状晶界形貌;采用碱腐蚀处理的试样疲劳寿命较三酸脱氧处理试样更低,而不同前处理后经过硫酸阳极氧化的试样疲劳寿命相差不大。不同前处理对铝锂合金的硫酸阳极氧化膜层的耐蚀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9.
泡沫铝合金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高硅铸铝制备的泡沫铝合金样品上镀镍工艺,提出了一种确定泡沫铝合金表面积的方法。讨论了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等配方主要成份和pH 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化学镀镍的沉积速度和镀层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前处理方法,从而得到了适合于泡沫铝合金的镀镍工艺。  相似文献   
110.
描述了有类似Erickson前体的非常规机身的初步流动显示研究结果,包括测力、表面油流和激光片光流动显示结果和用层流N-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计算和试验的参数范围:α=0°~50°,β=0°~20°,虽然计算与试验所用的外形在后部有一些不同,但是两者在涡的位置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同时研究也表明,大攻角的流动特性可以通过改变机身前体形状进行控制。通过研究还表明,这类前体在改善大攻角横侧方向安定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