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Linux操作系统内核裁剪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裁剪,使嵌入式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本文对操作系统裁剪的目的和裁剪的重要环节进行了描述,并描述了具体实现内核配置与编译的过程。操作系统裁剪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5月7日,某进近,11时15分席位管制员指挥CHH7067离开3600米上升到4200米,11时16分席位管制员指挥CSH9533从4800米下降到4200米,两机交叉相遇。当协调位管制员察觉到CSH9533离开4800米下降时立即质询了席位管制员,但席位管制员没有理会,协调位管制员犹豫之余没有继续追问。当两机继续靠近且CSH9533接近4500米时,协调位管制员再次提出疑问,但弥补行为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在负过载情况下启动的新型增压输送系统,该系统采用气液隔离方式,比国外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增压输送系统结构质量轻、体积小,有利于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给出了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新型增压输送系统经过冷流试验和热试车的考核,结果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Event改进模型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原有Event碰撞风险模型的改进研究,建立了交叉航路碰撞风险评估模型。用椭球形碰撞模板代替传统的长方形碰撞模板,并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对误差较大的尾部导航数据进行描述,推导出该条件下的碰撞风险计算模型,最后用改进后的Event碰撞风险模型对交叉航路的水平重叠概率进行计算。算例表明: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的椭球体Event碰撞风险模型可行,且对交叉航路的碰撞风险评估比原Event模型更精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有向网络图建立了一种可拆卸性评价模型,提出了利用关联矩阵进行运算的可拆卸性评价算法,并以某机构的输送装置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顺序输送时间的推移和混油段长度不断增加,其混油段内浓度分布状况也将不断改变.掌握不同工况下混油浓度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规律,是研究顺序输送技术、指导作业调度、计算混油量和正确实施管道终端切换的重要条件.重点讨论了在不同工况下利用扩散理论公式和奥斯汀公式计算混油量并对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周亮  孟进  吴灏  刘永才  刘伟 《航空学报》2019,40(8):322755-322755
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雷达方程建立了隔离平台回波下的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推导了交叉眼干扰欺骗角一般性公式,研究了干扰机发射天线间距、干扰平台旋转角和干扰机相对雷达之间距离等参数变化对角度欺骗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获取角度的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仿真模型,对交叉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雷达越靠近两点源交叉眼干扰机中心线、干扰机两发射天线间距越大、与干扰机距离越近时,角度欺骗效果越好;单脉冲雷达的欺骗角度随着与干扰机距离的接近呈指数式增大;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的单脉冲雷达角度误差最大值随干扰机天线与雷达天线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增大呈指数化增长。研究可为交叉眼干扰工程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一:起飞偏出跑道】某公司一架波音737-300飞机,在某机场起飞。飞机在跑道头做180度掉头,飞机推力处于慢车位,离对正跑道尚差20多度,机组便匆匆忙忙按下了"起飞/复飞"按钮(TO/GA),飞机发动机开始增加推力。但飞机滑跑方向迅速偏转,以30多度的交叉角,一头偏出跑道,进了草地。到了此时,机组还不明就里。在向公司签派打电话时,机长还在抱怨飞机前轮转弯不听使唤,导致方向失控。事后,根据QAR数据译码发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目标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单一寻的制导方式很难完成对目标的稳定跟踪和精确打击,需采用多种探测器作为传感器,提供多种观测数据以实现对目标的稳定跟踪和精确打击。建立了适当的目标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利用中心差分卡尔曼滤波(CDKF)变换处理模型的非线性问题,避免了求解复杂的雅克比矩阵。对于分布式多传感器融合,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协方差交叉(CI)融合方法,但是这类方法需要寻优求解。而快速协方差交叉(FCI)则不需要进行寻优过程,且计算量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的CDKF-FCI融合算法。最后,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一步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容易  熊天赐  黄辉  陈士强 《宇航学报》2021,42(2):239-248
为深入了解交叉输送系统特性,辨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开展交叉输送系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推导了交叉输送系统关键组件数学模型,基于AMESim软件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表明,贮箱气枕压差和输送管路流阻是两大关键影响因素。为保证推进剂按额定流量交叉输送,必须对各子级箱压进行精确调节。由于助推上游主管路和交叉输送管路流阻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在设计交叉输送系统时应该尽量缩短助推上游主管路和交叉输送管路,并尽量减小不同助推的管路流阻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