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航空   159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高马赫数下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AO—YONG可压缩湍流方程组数值模拟了入射斜激波/平板湍流边界层相互干扰现象,计算了来流马赫数为5.0,激波入射角度分别为15.876°、23.287°两种不同激波干扰强度下的流场。计算程序中的对流项、扩散项分别采用二阶ROE格式和二阶中心差分格式离散,并用多步Runge—Kutta显式时间推进法求解空间离散后的控制方程。计算较好地模拟了高马赫数下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流场结构,位移边界层厚度,动量损失厚度等,也比较准确地预测了平板壁面压力、摩阻系数等气动力参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2.
对F135-PW-600发动机的升力系统与发动机主机匹配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F135-PW-600发动机的工作特点,从分析升力系统工作原理开始,分别分析了升力风扇所需功率、滚转喷管引气流量、尾喷管喉道面积调节和低压涡轮导向器面积调节对整机匹配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发动机的基本调节原理。之后根据相关文献中的发动机数据,验算了发动机在常规模式、升力模式和超声巡航状态下的性能,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为F135-PW-600发动机性能和控制规律分析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粗糙度对高/低雷诺数跨声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跨声压气机Stage 35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20 km高空两种雷诺数工况,数值研究了转子压力面、吸力面、整个叶片分别为光滑及5μm、20μm、45μm粗糙度时压气机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吸力面粗糙度较压力面粗糙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大;粗糙度对低雷诺数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小于高雷诺数压气机;相较于粗糙度总是恶化高雷诺数压气机性能,在低雷诺数工况,小幅值粗糙度能改善压气机性能,而大幅值粗糙度恶化压气机性能。当粗糙度为5μm时,压气机峰值效率最大增量为0.79%。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我国冰雪灾害性天气多及目前国内市场需求,自主研制了一款机场、公路清扫用的吹扫车。采用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气动设计、叶片造型和结构设计技术,进行吹扫车高效冷喷流轴流风机设计,并为其选择了配套的动力装置、齿轮增速器、联轴器等车载设备,集成于承载卡车上。性能测试、100 h寿命考核及现场试用表明,吹扫车性能高效,经济性强,安全性高。现已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销售。  相似文献   
105.
激波/附面层干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超声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和稳定工作范围。经过5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引气作为主动控制的有效方式,现已广泛用于超声进气道的流动控制。从附面层控制引气和稳定性控制引气两个方面对引气在超声进气道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回顾。阐述并总结了引气对激波/附面层干扰的控制机理及其对超声进气道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展望了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引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通过两种型号航空发动机在高空台上的H=0、M=0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对发动机地面试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研究的发动机地面试验而言,当发动机风扇换算转速在93%-96%时,环境压力在70~90kPa之间得到的地面换算性能基本一致。即对研究的两种型号发动机H=0、M=0试验来说,可以通过70kPa环境压力下的地面试验来确定发动机在标准大气海平面静止条件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航空发动机易出现喘振误报、误判和消喘失败等问题,对某单轴带核心机驱动风扇(CDFS)的航空发动机对比分析不同的测点位置、信号处理、消喘控制逻辑设计下的消喘效果,并在高空模拟试验台上进行燃油阶跃逼喘验证。结果表明,测点2的A值脉动幅值是测点1的4倍,采用的硬件判喘准确率达到100%,制定的燃油阶跃供油控制方法可成功实现发动机逼喘,制定的消喘控制逻辑可成功使发动机退出喘振并恢复到目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8.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果表明,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失稳点流量的减小是由于压气机的失稳演化过程从局部喘振转变成了突尖波。在均匀进气时,该压气机失速演化过程为局部喘振,扰动以低频轴对称的形式出现在静子叶根区域。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静子叶根处仍会出现不稳定低频扰动,但由于周向畸变的存在使其不再具备轴对称性,因此该低频扰动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由于转子叶尖出现了突尖波导致压气机失稳。本研究主要结论为周向进气畸变可以通过改变压气机失速过程进而影响压气机失速点变化。  相似文献   
109.
为获得耦合参数(冲击孔径di,冲击孔流向间距S,冲击孔展向间距P)、小弯管外壁曲率半径(R1,R2)对回流燃烧室小弯管双层壁结构无量纲化流量系数Cd/Cd,max及无量纲化冷却效率η/ηmax的影响规律,设计了4组共16个方案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P和R1/R2对于Cd/Cd,max的影响较小;随着S/P的增大,η/ηmax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S/P=0.8时达到最大值;随着R1/R2的增大,η/ηmax呈增大的趋势;随着S/di和P/di的增大,Cd/Cd,max和η/ηmax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非定常脉冲振荡射流对高速平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分离流动控制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基于CFX数值模拟方法对平面扩压叶栅进行端壁非定常脉冲射流研究,分析射流效果随射流位置、角度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角区脉冲射流可以显著提高叶栅气动性能,仅采用不足叶栅主流0.3%的射流流量,就能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系数降低28.66%。当射流位于吸力面侧分离起始位置稍下游时控制效果最佳;射流角度、射流强度和射流频率的最佳值分别为α=20°,Cu=110%和F+=0.80;脉冲射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来流冲角i=-8°~+4°内均能降低叶栅损失。脉冲射流主要通过抑制和推迟通道涡和集中脱落涡的发展,减小其影响范围来改善叶栅内的涡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