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562篇
航空   2040篇
航天技术   754篇
综合类   442篇
航天   10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设计参数具有固定容差的阵列天线方向图综合法;给出了阵列天线方向图容差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容差优化最坏情况问题的离散化方法;建立了直线阵列天线容差区内误差任意分布的物理模型,并采用修正正多面体优化方法对激励幅度具有容差的侧射天线阵进行了综合。当设计参数偏离其标称值时,文中的综合方法可以使天线性能的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国内航天器应用的泄漏检测技术及国外先进的航天器泄漏检测技术和泄漏检测标准;分析了航天器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Wei J  Yan G  Zhao L  Duan R  Xiao F  Li D  Wu J 《Acta Astronautica》1995,36(8-12):649-655
To study the possible effect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brain function state, the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 a simple visual selective response task were compared between HDT and HUT in 9 normal subjects. The results were: The Target(T) and non-Target(NT) flash signals both induced significant slow positive potentials which were supposed to related to the attention state; the amplitude of the positive potentials in frontal regio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for NT-ERPs during HDT comprared with that during HUT. The data reported provide new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brain function study during space flight.  相似文献   
84.
针对现有的稠密点云配准方法依赖初始位置设定、计算成本高、配准成功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局部几何特征的稠密点云配准方法。采用深度卷积网络模型提取点云的局部几何特征,从而减少了三维点云数据的噪声、低分辨率和不完备性等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K维树搜索完成局部几何特征描述子的关联工作。最后,通过随机采样一致算法对点云的相对位姿进行鲁棒的估计。通过对开源数据集上5个典型场景中的数据测试表明,该方法的配准成功率达到92.5%,配准精度达到0.0434m,配准时间相对最邻点迭代配准算法缩短了74.7%,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5.
陀螺稳定平台视轴稳定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伟  李奇 《航空学报》2007,28(1):191-195
 在运动载体上的光电跟踪系统中,需要采用建立在陀螺稳定平台上的视轴稳定控制。分析了平台结构和惯性稳定隔离原理。针对系统机械谐振、力矩耦合及电气参数波动等非线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了复合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引入自适应调整因子进行控制规则和参数的在线修正,采用复合控制克服模糊控制固有的盲区,实现无差调节。在光电跟踪转台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隔离载体扰动,减小扰动造成的误差,保证视轴对目标的准确瞄准,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较强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86.
篦齿封严装置减振方法研究及减振装置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用于篦齿封严装置的干摩擦式阻尼减振器的减振原理,采用篦齿封严装置气弹稳定性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用于篦齿封严装置的阻尼环和阻尼套筒的减振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尼减振器的工程设计方法。研究表明,干摩擦式阻尼减振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篦齿封严装置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一种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气泡型微致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先进主动流动控制,在国内率先研发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气泡型微致动器阵列技术。分析了气泡型微致动器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原理,阐述了致动器结构及其加工工艺。通过对气泡样件的压力载荷 变形行为的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和较大承载能力。结合不同翼型的风洞试验表明,微致动器作动可以影响翼型表面的压强分布,从而可用于增升等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88.
Yihua Yan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5,121(1-4):213-221
The coronal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processes that account for flares and/or CMEs. Here we present a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work for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problems that only applies the condition at infinity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solar surface specified. We also discuss some recent progress on general force-free field models. For some event analyses, we have employed MDI/SOHO longitudinal magnetogram insected into the synoptic magnetogram to obtain whole boundary condition over the solar surface. Globally, the extrapolated global magnetic field structures effectively demonstrate the case for the disk signature of the radio C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radio sources during the CME/flar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89.
颜鸣皋 《航空学报》1985,6(3):208-222
 本文简要地评述了铝合金、钛合金和高强度钢的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及其工程应用;提出了预测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的一个普遍关系式;评价了现有四种超载模型对Ti-6A1-4V合金在拉伸超载下的延缓效应和预测寿命能力。对Willenborg和Maarse模型作了改进,并应用于A1和Ti合金的寿命预测。改进后的Maarse模型明显地提高了预测拉伸超载下和谱载下寿命的精度。文中还讨论了显微组织、应力比和表面状态等对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失重飞机飞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斌  王启  王海平  贾晓鹏 《飞行力学》2007,25(2):65-67,71
通过分析失重飞机飞行的运动特性、失重飞行操纵方法以及失重飞行的影响因素等,总结了失重抛物线飞行的基本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试验的手段对失重抛物线飞行的全过程进行了飞行仿真试验,对失重飞行的操纵方法进行了研究。仿真试验表明,此飞行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失重飞机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