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源系统在飞机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常采用选装固态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安装机载维修设备等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必修性。基于趋势分析的监控修理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理论已经成为提高系统可测试性和诊断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2.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孔与轴的制造精度至关重要。本文就内孔加工介绍了珩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即不仅用于提高表面粗糙度,而且可作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手段;论述了影响珩磨质量的五个因素;分析了工厂旧设备改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用实体模型在复模态空间显示机床整机动位移的原理和方法。并在VC++6.0开发平台上用OpenGL语言开发了相应软件。解决了以往同类软件动画效果不能真实地表现实际机床整机的动态位移情况的难题。  相似文献   
34.
35.
针对火星车的2自由度定向天线,结合在轨约束条件和对地数传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星历的器上自主对地指向规划算法。首先给出火星和地球的相对方位、信号传输时延和空间交会的解析计算公式,摆脱了复杂的星历表模型,使得器上计算机运行更加高效;在此基础上根据火星车位置和姿态、定向天线安装矩阵,计算定向天线的转角,并给出天线转轴运动控制策略,使其实时自主跟踪地球,建立稳定运行的通信链路。通过仿真对解析星历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并在室内试验场对天线自主跟踪结果进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指向精度满足使用要求。此方法解决了大时延下火星车定向天线对地球的指向和跟踪问题,将会应用至我国的首个火星车上。  相似文献   
36.
37.
为提高实战化条件下的发射设备维修保障特性,在型号需求牵引下,从用户保障需求分析、型号保障性问题分析、维修保障规划、维修保障方案设计、维修保障系统设计等角度,进行了某型号发射设备维修保障设计实践。结合发射设备特点,对RCM和PHM等维修保障设计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8.
为了满足“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的设计要求,有必要针对爆炸冲击载荷下机身壁板的动态响应开展研究。参考典型客机机身结构建立了铝合金机身壁板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增压、爆炸冲击位置与药量对机身壁板变形模式与失效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机身壁板蒙皮未发生失效时,增压对整体变形模式的影响较小。当机身壁板蒙皮发生失效时,增压对整体失效行为的影响剧烈;爆炸冲击不同位置时,冲击长桁及隔框位置造成的开口损伤较小,但是结构产生了更长的裂纹损伤;随着药量的增加,冲击波更快传递到结构,冲击位置获得了更大的变形速度。  相似文献   
39.
基于故障字典的旋转整流器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流电为主要电源的飞机普遍采用无刷交流发电机作为发电装置,但由于半导体器件抗干扰、抗过载能力差,旋转整流器成为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部件,文中介绍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通过对励磁电流的分析来检测可能出现的故障,并利用故障字典快速地判断出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40.
低地球轨道原子氧与航天器表面材料相互作用,可导致材料因氧化剥蚀而发生性能衰退。文章针对空间机械臂用某型长寿命自浮动电连接器,采用自主编写的计算软件,结合地面模拟试验获得的材料剥蚀率数据,对原子氧侵蚀效应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可直观显示电连接器表面各部分所受原子氧侵蚀的厚度分布。地面试验验证表明,经注量为7.83×1022 cm-2的原子氧辐照后,电连接器室温下绝缘电阻大于1×105 GΩ,满足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空间站用电连接器的设计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