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118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种进气道自起动特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了一种应用于激波风洞中快速检测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隔离段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在风洞运行初期不起动,待堵块被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进而考察进气道是否具有起动能力.实验采用高速纹影拍摄同步壁面压强测量的手段,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纹影照片以及相应的壁面压强信号的分析,对所发展的自起动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并进一步研究了内收缩比对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在激波风洞中获得了进气道自起动过程以及起动/不起动双解区的流场特征和相应的壁面压强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2.
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的重要应用,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介绍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并得到了较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113.
硅泡沫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硅树脂为基体制备硅泡沫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选用季戊四醇降低了发泡剂H的分解温度,解决了泡体的交联速率与发泡体系的分解速率相配合的问题;通过添加补强性填料气相法白炭黑,减小了发泡孔径并提高了泡沫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低黏度羟基封端硅氧烷的预聚,提高了有机硅树脂的黏度;采用低黏度羟基封端硅氧烷作为钝化剂对气相法白炭黑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消除其表面的Si-OH,降低了体系在混炼过程中产生结构化的可能性.最终得到了泡孔均匀细密,有较高耐热温度、物理、力学性能较好的硅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114.
长径比对预旋孔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高文  张林  务卫涛  冯青 《推进技术》2013,34(5):644-650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长径比和压比对预旋孔流动特性的影响,所研究的预旋角度为30°,长径比范围为1~5,压比范围为1.1 ~1.9.计算获得了出气角度、出气面积、出气速度及其周向分量,流量系数和预旋效率等参数随压比和长径比的变化.对长径比1.75和4的预旋孔流量系数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预旋效率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预旋喷嘴气流偏转、加速和流动损失等主要性能的无量纲参数.预旋效率随长径比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微弱减小,最佳长径比为2.5左右.长径比小于2时由于出气角度和实际出气面积都明显偏离设计值,预旋效率显著偏低,在设计中应避免出现.  相似文献   
115.
文章对某实验单级压气机转子叶片模型采取了优化的建模方式,从叶片任意分层截面到针对叶片具体关键部位的流线截面生成模型;从层面之间拉伸成体到曲线边线的实体建立,使所建叶片模型更真实,输入输出文件模型格式兼容性更高;然后将叶片与轮盘和轴进行装配组成压气机转子.对转子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其结果对实验单级压气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在多频探测环境下,无源探测接收系统的输出端将产生由于互调和交调而导致的虚假干扰。文中首先给出了两种实际工程上可行的测试方法;并探讨了非线性失真产生的机理及其对整个接收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对三阶互调、三阶截点和1 dB压缩点三个衡量接收机线性度的指标作了全面分析;最后研究了系统的三阶截点与各模块的三阶截点、增益以及接收机各级的选择性等指标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7.
涡轮平面叶栅端壁附近的流动和损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五孔针对涡轮导向叶栅流场作了详细测量,着重研究了端壁附近的三维流动,分析了叶栅中的二次流现象和流动损失机理。在实验中清楚地探测到了通道涡和马蹄涡的两个分支。实验发现通道涡主宰了整个二次流流场,马蹄涡吸力面分支在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0.62Cx截面及其下游截面的吸力面附近,还发现了一个显著的低速高损失核,该核在吸力面上向上爬升并一直延续到叶栅下游。  相似文献   
118.
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高文  刘松龄 《推进技术》2004,25(2):130-133
对前缘上游有双排气膜孔的涡轮叶栅端壁气膜冷却进行了气动和传热数值模拟。计算模拟了两排26个气膜孔,每个孔截面的网格数达到近200个,计算域包括了供气腔。计算得到了端壁气膜冷却的冷却效率分布并进行了冷气射流粒子示踪。计算揭示了端壁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传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端壁抛射气膜冷却的概念。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可模拟气膜冷却的主要流动与传热特征,但在数值的准确性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9.
涂层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SiC-C共沉积涂层的工艺方法、结构、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等内容的研究,分析了这两种涂层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微波性能的影响,探讨其涂层改性在防热、隐身双功能复合材料应用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0.
涡轮叶栅前缘上游端壁气膜冷却的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前缘上游有单排和双排孔冷却的涡轮导向叶栅端壁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在吹风比1,2,3下获得了当地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端壁冷却和换热规律。结果表明端壁气膜冷却在很大程度上受二次流的影响,冷却效果主要由吹风比决定,低吹风比喷射时,压力面附近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没有冷气的覆盖,中、高吹风比喷射可以大幅度提高平均冷却效率并使冷气很均匀的覆盖在端壁上,双排孔喷射比单排孔喷射平均效率提高1倍左右。结果还表明尽管冷气喷射使端壁换热系数随吹风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气膜冷却还是能有效的降低端壁的热负荷,其中以中吹风比双排孔喷射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