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航空   376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本文对某发动机低压涡轮盘进行了技术寿命研究。对盘进行了应力计算,寿命分析,确定了考核部位。对试验设备、试验件及试验参数进行了介绍。给出了2个试验件的试验结果,并根据有关规范给出了轮盘的标准循环数和平均飞行小时数。试验研究为轮盘定寿、延寿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混杂结构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利用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SPF/DB)工艺制造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混杂结构的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在一个热循环中研制出空心的TMC -钛合金混杂结构 ,微观分析证明 ,在超塑条件下进行复合 -扩散 -成形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3.
DevelopmentotDisplayandControlTechnologyofFighterCockpit头盔显示器和大尺寸有源阵液晶显示器是未来战斗机驾驶舱的显示方式,而今天普遍采用的平显从JSF开始将逐步退出战斗机驾驶舱第四代战斗机F-22以及三代半战斗机“台风”、“阵风”和JAS39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单座机。在未来战争中,仅由一名飞行员完成目前需要由二人(例如F-14、F-15E)完成的复杂作战任务,这无疑对驾驶舱人机接回的显示/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荷和增强其情况了解(SA),这些战斗机都尽可能地采用或分阶段地逐步采用…  相似文献   
104.
两种多重网格法求解径流叶轮机械可压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快数值求解叶轮机械内部流场的收敛速度,并改善计算结果,在数值求解径流叶轮机械可压流动的计算中,采用了由微元、二重和三重网格逐级转入和同时转入的两种多重网格法。对德国宇航局Krain H设计的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表明,两种多重网格法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尽管在收敛速度方面存在差异,但均与测量数据吻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5.
董文朴  任磊生  周浩  陈鸿  兰胜威  李毅 《宇航学报》2020,41(12):1594-1600
针对线性相对运动假设下的碰撞概率计算问题,提出了等效矩形域方法。利用该方法将概率积分计算进行近似处理,推导出概率密度积分的解析表达式。针对空间目标误差椭球形状固定的情况,给出了最大碰撞概率的计算方法。对目标在交会时刻相距较远和接近碰撞的情况进行了碰撞概率以及最大碰撞概率计算。通过将计算结果与空间压缩无穷级数法的对比,验证了等效矩形域方法近似计算碰撞概率积分的可靠性,同时对于不同的碰撞概率计算情况,等效矩形域方法显示出更高精确度和更好的估计偏差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欧盟框架计划航空研究始终围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保持和扩大工业领导地位,保护环境和能源供应,确保安全和安保,优先考虑研究、测试能力和教育等作为重点支持领域,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保障欧洲全球领导地位。项目针对产品潜在应用需求,提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综合集成演示验证,技术成熟度1~6级。利用全球资源,组成包括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初创公司等发挥产学研用的研发团队。中国航空研究院自2005年起,参与欧盟框架计划交流平台项目和技术研究项目,建立了与欧洲航空科研机构交流的正常渠道。本文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航空研发项目特点的系统分析,以期推进中国民用航空科技的发展和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并联式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排气系统在模态转换过程中出口流场的变化特性及其气动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动网格等技术完成了某并联式TBCC组合排气系统在整个模态转换过程中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同时,对该排气系统模态转换过程中若干工况时的冷流进行了风洞试验,并将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模态转换过程中,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出口流场的波系结构十分复杂,分流板出口激波对排气系统的气动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TBCC排气系统的推力系数始终保持在0.9以上,但其产生的升力变化较大;风洞试验获得的壁面压力分布及流场纹影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本文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兰胜威  柳森  覃金贵  任磊生  李毅  黄洁 《宇航学报》2018,39(9):1054-1059
为了研究冰冻天体表面撞击坑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水冰的超高速撞击成坑实验。使用二级轻气炮发射1.0 mm直径的球形弹丸,以3 km/s、5 km/s和7 km/s速度对圆柱状冰块进行撞击。弹丸材料包括聚碳酸酯和不锈钢两种,冰块温度为253 K。实验观察到了不同弹丸和不同速度条件下,冰块中撞击坑的形貌特征。对撞击坑直径、深度和剖面形状进行了测量,并与文献中铝弹丸对水冰的撞击坑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水冰撞击坑特征随撞击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撞击坑直径和深度的主导机制不同,坑深主要由弹丸侵彻作用形成,而坑径主要由冰块的剥落所致;坑深比坑径具有更强的对于弹丸密度的依赖性,高密度弹丸撞击坑直径具有比低密度弹丸更强的对于撞击速度的依赖性;撞击坑体积与撞击能量成正比,高密度弹丸形成的撞击坑直径表现出“能量缩比”行为,而低密度弹丸形成的撞击坑直径表现出“动量缩比”行为。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球面收敛二元矢量喷管的气动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仅针对地面状态和俯仰偏转.结果表明:俯仰偏转角在小于20°范围内,俯仰偏转对排气系统推力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微弱,气动推力矢量角与俯仰偏转角几乎相等;由于气体的容积性热辐射特征,喷管俯仰偏转角的变化引起高温喷流红外辐射的方向性变化明显,喷管俯仰偏转时的热喷流在3~5μm波段红外辐射呈现一定幅度的增加;排气系统在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峰值随俯仰偏转角的增加而趋于减小,其出现位置小于俯仰偏转角;在大的俯仰偏转角下,排气系统在垂直探测平面上方的红外辐射较无矢量偏转情形有所降低,但在探测面下方却有明显的增强,导致另一个峰值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核爆直接炸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以避免其与地球相撞,是近地小行星防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基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超高速小行星拦截器(HAIV)概念,提出一种将原撞击引导器改为长杆撞击器的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欧拉型冲击动力学仿真软件NTS模拟长杆撞击器对小行星连续开坑的过程,并在仿真中加入能量源以模拟核爆装置在不同深度爆炸对小行星产生的偏转与破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杆撞击器并合理控制撞击速度,能够引导核爆装置进入更深的地下爆炸,从而更加高效地耦合核爆能量,提升偏转小行星或直接摧毁小行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