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474篇
航空   1952篇
航天技术   789篇
综合类   427篇
航天   12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多层壁瞬态温度分布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挡玻璃电防冰和除冰装置、飞机机翼及直升机旋翼电除冰装量都是有内加热的多层壁。这些多层壁中温度分布计算不仅在这些装置的设计计算中是必需的,而且在考虑多层壁的热变形及热应力时也是必要的。本文用数值法对有内加热的多层壁温度分布进行了研究,根据导热微分方程及各种边界条件,用克兰克-尼可尔辛法推出了典型结构的有限差表示式,然后用高斯-赛德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可用于多层壁瞬态温度分布的计算软件。本文用该软件对实际的多层金属壁及多层玻璃作了计算。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文[3—5]所得结果相符。本文所述的方法可推广到二维及三维瞬态多层壁温度分布计算,也可用于无内加热层的多层壁温度计算。  相似文献   
942.
提供了一种在大口径激波管中降低2区气流雷诺数的方法。采用该方法雷诺数可由通常的10~6~10~7量级降至工10~5量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后2区流场未受明显扰动。给出了驱动压比 P_41与主激波马赫数 M_S1间关系式并由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43.
讨论了在火箭固有振动频率下测量振型斜率的几种计算和测试方法,分析了影响振型斜率测量和符号误判的误差源,提出了按秒状态变化进行振型斜率修正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研究表明,以参照点陀螺信号为基准计算相位角,可以避免相位符号的误判。这一改进对于以相位符号作为稳定性判别准则的控制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44.
用TVD格式数模拟了初压在0.1~1.0MPa,3H2+O2的爆轰波与固壁的反射特性,以及初压在1.0MPa,3H2+O2的爆轰波与初压在0.002~0.3MPa范围内的卸煤气体(N2)的相互作用特性。并在φ100mm的爆轰试验管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串接卸爆段后的反射峰压比不串接卸爆段时降低了83%左右;定常驱动时间比反射激波时可延长40%。驱动段产生的定常驱动时间可达到1ms/m。  相似文献   
945.
50年代末,南京航天航天大学就开始研究仿真技术工作,并研制成功包括三自由度液压飞行模拟转台在内的若干专用模拟器。在这套仿真设备上,圆地完成了多种型号无人驾驶飞机、导弹、舰船控制系统地面仿真试验。本文简要地介绍这套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系统仿真在飞行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6.
模拟退火算法与注射机合模机构运动行程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拟退火法应用于注射机合模机运动行程的最大化设计研究,以运动 行程为目标函数,肘杆断面尺寸、肘杆起始与最终位置为设计变量,约束条件为强度、稳定性,锁模力,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运动行程的最大化设计是可行且高效的,可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领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7.
飞行仿真转台混合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ET-ⅢA型电动伺服转台为背景,在分析了转台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其性能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利用H∞混合灵敏度方法对转台系统速度环进行了设计,并通过计算机实现控制算法,最终的调试结果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从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8.
轮胎刚度作为轮胎动力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对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可以从前起落架防摆设计的角度为轮胎刚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前起落架摆振非线性数学模型,使用Matlab/Matcont 软件计算不同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下的摆振区域图;研究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对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二者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性,轮胎扭转刚度大于轮胎侧弯刚度;轮胎回正力矩系数每减小1%,扭转摆振最大临界阻尼减小0.88%,侧向摆振中速区最小临界减摆阻尼增大33.87%;减小轮胎扭转刚度,增大轮胎侧弯刚度有利于抑制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  相似文献   
949.
冉霜叶  张鹏  饶宇 《推进技术》2022,43(5):228-238
为强化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冷通道传热性能,针对带有微小V肋-凹陷涡高效复合冷却结构矩形通道,采用Abe Kondoh Nagano (AKN) k-ε湍流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肋高与凹陷深度组合对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凹陷深度一定,复合结构的强化换热效果随肋高增加而增加,3mm肋高复合结构的传热相比纯凹陷提高了87.1%;当肋高一定,传热随凹陷深度增加先增强后基本保持不变,6mm深凹陷复合结构相比纯V肋提高了52.8%。通过在凹陷上游布置V肋,增强了越过V肋冲入凹陷内流体的湍动能,从而使凹陷前部回流区减小;同时来自微小V肋的涡流与凹陷内部的涡流相互作用,增强了整个流场的动量和热量输运,使通道换热均匀,并相较纯凹陷或纯V肋结构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50.
未来空域密度日趋增大,需要先进的场面移动目标引导和控制系统技术来提高机场运行效率,降低事故率。文章瞄准航空系统组块升级机场场面运行下的民机驾驶舱场面引导功能,首先描述机场场面运行的总体概念,对场面引导的数据交互和机载功能架构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所梳理的显示控制功能清单,设计场面引导的人机界面,完成从顶至下的民机驾驶舱场面引导功能的初步设计过程;最后经过CSUQ、QUIS、界面综合评价量表3 份问卷的评估及焦点小组讨论,证明该界面设计合理,具备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