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航空   1608篇
航天技术   476篇
综合类   244篇
航天   6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On January 20, 2005 there was an X 7.1 solar flare at 0636 UT with an accompanied halo 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 The resultant interplanetary shock impacted earth ∼36 h later. Near earth, the 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 (ACE) spacecraft observed two impulses with a staircase structure in density and pressure. The estimated earth-arrival times of these impulses were 1713 UT and 1845 UT on January 21, 2005. Three MINIature Spectrometer (MINIS) balloons were aloft on January 21st; one in the northern polar stratosphere and two in the southern polar stratosphere. MeV relativistic electron precipitation (REP) observed by all three balloons is coincident (<3 min) with the impulse arrivals and magnetospheric compression observed by both GOES 10 and 12. Balloon electric field data from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ow no signs of the impulse electric field directly reaching the ionosphere. Enhancement of the balloon-observed convection electric field by as much as 40 mV/m in less than 20 min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is consistent with typical substorm growth. Precipitation-induced ionospheric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s are suggested to be (a) the result of both shock arrival and substorm activity and (b) the cause of rapid (<6 min) decreases in the observed electric field (by as much as 40 mV/m). There is poor agreement between peak cross polar cap potential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alculated from Super Dual Auroral Radar Network (SuperDARN) echoes and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at the MINIS balloon location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poor agreement include (a) a true lack of north–south conjugacy between measurement sites, (b) an invalid comparison between global (SuperDARN radar) and local (MINIS balloon) measurements and/or (c) radar absorption resulting from precipitation-induced D-region ionosphere density enhancements.  相似文献   
982.
目前在开展虚拟维修仿真过程中,驱动虚拟人多采用2种方式,一种为沉浸式的虚拟外设控制,另一种为非沉浸式的算法控制.2种方式各有其局限性,为了提高维修仿真的实现效率,提出混合控制的方法及实现结构,即在算法控制虚拟人的仿真过程中插入虚拟外设控制方式,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这2种控制方法的长处.对混合控制系统结构进行了描述,分析了2种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机制,并用实例加以验证.在当前的软硬件技术条件下混合控制方法为实现维修仿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83.
尾流激振情况下叶片强迫响应瞬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叶片强迫响应问题,提出应用瞬态分析的方法,针对转子叶片在前排静子叶片尾流激振情况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预估.流场进行全场三维非定常求解,将三维非定常气动力引入转子叶片有限元结构计算中,对尾流激振情况下叶片强迫响应问题进行瞬态分析,比较了不同转速下叶片的强迫响应,得到响应位移及应力变化的分析结果.采用叶片强迫响应瞬态分析方法,从流场的求解到结构响应的求解均应用成熟的通用软件,为工程应用该方法进行尾流激振情况下叶片振动应力预估及阻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4.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卫星天线伺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伺服驱动电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动量平衡电机构成卫星天线伺服驱动系统。伺服电机采用电流、速度和位置三环控制,实现了伺服电机的超稳速和超高精度的运行。平衡电机采用电流、速度和加速度三环控制,保证了平衡电机能够快速、精确地跟踪。由于采用电压空间矢量作图法与瞬时零矢量插入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避免了空间矢量控制中的计算过程,实现了速度调节和转矩调节(电流调节)的解耦控制。  相似文献   
985.
采用激光快速熔凝技术制备Al2O3/YAG共晶自生复合陶瓷, 研究Al2O3/YAG共晶陶瓷在高能激光束作用下,不同扫描速率(0.01~2.0mm/s)、超高温度梯度下的凝固组织特征及其生长机制,探索激光熔凝过程控制参数与凝固组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凝Al2O3/YAG共晶陶瓷由无规则连续分布的Al2O3相和YAG相两相组成,没有晶界和其他相,Al2O3相的体积分数为(45.0±2.0)%,两相耦合生长,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快速凝固层片状非规则共晶组织;共晶层间距细密, 并随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扫描速度为0.02mm/s 时,共晶间距约为1~2μm,扫描速度为2.0mm/s时,共晶间距仅为0.5μm左右;综合热分析表明,Al2O3/YAG共晶熔点为2096K,与相图吻合.  相似文献   
986.
动力随动陀螺是红外导引头位标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装配质量对于导弹制导精度而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动力随动陀螺零部件一次选配成功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动力随动陀螺零部件选配方法。对动力随动陀螺零部件装配现状进行了分析,考虑到零部件装配参数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建立了堆叠门控循环单元(Stacked-GRU)网络数据驱动模型,对陀螺待装配零部件参数属性值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指导了陀螺零部件的选配,并以陀螺典型零部件装配为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动力随动陀螺零部件的选配,且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987.
针对传统FastSLAM算法需要大量粒子构建地图导致计算复杂度高、难以提高估计精度等问题,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箱粒子滤波(IOBPF)的移动机器人FastSLAM算法。首先,将萤火虫算法(FA)的动态寻优机制引入箱粒子滤波(BPF),建立了箱粒子的荧光亮度更新公式、吸引度计算公式和位置更新公式,使箱粒子集智能化地向高似然区域移动,避免了箱粒子的退化现象。然后,以改进的智能优化箱粒子滤波进行机器人位姿估计,并采用扩展区间卡尔曼滤波(EIKF)完成地图的构建和更新。移动机器人的模型仿真和实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智能化FastSLAM算法可有效提升箱粒子的性能,并降低地图构建所需粒子数,从而显著提高FastSLAM的定位精度和地图构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8.
电喷推进是一种具有高比冲、高效率、快启动、高集成度的微小功率电推进技术,非常适合于微纳卫星轨道转移、位置保持任务和引力波探测器等较大型航天器的高精度姿态控制、无拖曳控制等任务。电喷推进技术概念形成于1960年。国外电喷推进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微制造、新材料、离子液体、高性能电源等技术大幅进步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经达到空间应用水平。美国、瑞士、英国研究电喷推进较深入,其中又以美国投入最大、创新最显著、成果最丰富。美国MIT大学提提出并开展了有利于实现高比冲和批产化的iEPS系列电喷推力器芯片研究,近年来主要在开展推力密度和可靠性提升的研究工作。Busek公司主要发展大推力和宽调节电喷推进。密苏里科技大学提出并开展了基于一种含能液体推进剂的、具有化学推进模式和电喷推进模式的化电双模微推进技术研究。密歇根理工大学则提出了基于铁磁流体的流体成型发射体电喷推进技术。本文通过对国外电喷推进发展历程、最新进展的研究,提出了电喷推进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电喷推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89.
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飞速发展,以前只是被看成一种研究方法的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已经在科研、工业和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本论文从CT图像重建原理入手,根据迭代重建的物理意义,从投影模型出发,得到投影数据,然后利用迭代算法MART及SIRT重建出断层图像,再与模型相比较,从而确定各算法的优劣,总结出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像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990.
进气道低速特性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多种进气形式进气道的低速稳、动态气动特性,采用引射器引射的方式,在FL 8低速风洞开展了进气道试验技术研究,研制出了进气道试验专用引射系统、流量测量与控制装置、模型支撑连接装置及大迎角试验设备,通过机翼下、腹部和翼根三种进气形式的进气道模型风洞试验对新研制的进气道试验设备和相关试验技术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零速度和大迎角、大侧滑(α=60°,β=20°)低速来流下,利用多喷嘴引射器引射可以很好地实现各种进气道模型内流场的模拟,保证进气道工作线与发动机工作线相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