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572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2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61.
以光学设备为主要载荷的航天器对于微振动极为敏感,因此需要对其上面安装的中继天线微振动特性进行评估.文章从中继天线微振动激励来源和传递特性出发,介绍了天线驱动电机、驱动单元、机构三个层级的微振动测试情况.通过对步进电机及直流力矩电机的微振动测试,确定了中继天线微振动激励应该选取的电机类型;通过对驱动单元的微振动测试,获取...  相似文献   
862.
前机身/进气道攻角特性的数值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前机身/进气道内外流场的攻角特性,对其一体化模型进行综合求解。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数值方法。分析了不同攻角下前机身对进气道入口气流的影响以及进气道内部流动情况,同时分析了攻角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出口总压畸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道位于机身下侧的布局能在大攻角下降低进气道入口的迎角和马赫数,有效提高飞行极限;在超声来流下,进气道在很宽泛的攻角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都能达到0.94左右,在9°到18°攻角范围内具有较低水平的总压畸变,在此攻角范围之外,总压畸变对攻角的变化很敏感。  相似文献   
863.
卡箍对飞机液压管道动态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型飞机液压管道为研究对象,使用六面体实体单元对管道进行有限元建模,并结合真实的发动机舱载荷曲线、飞机导管极限工作压力脉冲和管道压力脉动,计算了管道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卡箍对管道动态应力的影响,并与国军标《GJB 3054-97飞机液压管路系统设计、安装要求》提出的施加卡箍的原则进行了对比,结果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在国军标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管道中的弯管卡箍配置原则。所得研究结果为管道振动抑制技术中卡箍优化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4.
基于自研软件平台UNSMB,采用CFD/CSD耦合的颤振时域分析方法,对某带舵面垂尾的风洞模型进行了跨声速颤振特性分析。研究了洞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通过改变网格大小,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对洞壁的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获得了与试验数据吻合很好的结果,表明洞壁对模型的颤振边界存在较大影响,同时表明UNSMB平台的跨声速颤振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65.
入轨后的载人密封舱体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初始裂纹,微流星与空间碎片的撞击会使密封舱体结构产生新的裂纹损伤,密封舱体为薄壁结构,长期在轨飞行期间,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裂纹损伤可能导致密封舱体失效。考虑到不同的裂纹损伤来源及其转化,提出了载人密封舱体结构总体失效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了载人密封舱体结构在轨期间由裂纹损伤导致失效的两类模式及判定依据,并说明了各裂纹损伤间的转化关系;然后,说明了基于Forman模型进行舱体裂纹扩展分析的原理;最后,对某在轨飞行15年的载人密封舱结构因舱压导致的结构失效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舱体结构上的断裂失效危险部位及危险裂纹形式,并得到穿透裂纹的临界长度。  相似文献   
866.
针对地月系L1点(LL1)的轨道转移问题,在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下,提出了利用月球借力的间接转移设计方法.转移设计分为地月转移轨道段和月球至LL1流形段.首先,通过改变LL1点初始机动速度,逆向积分LL1点的拟流形,以寻找初始速度、月心会合坐标系下的轨道高度和相位角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月球—LL1流形段微分改正的初始条件.然后,借助地月系不同转移时间的霍曼转移轨道所对应的近月点高度和相位角的关系,获得使2段转移在近月点相拼接的地月转移轨道段.这种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系列LL1点间接转移轨道,将此设计结果与其他文献中的转移设计方法进行比较,此间接转移轨道比低能量转移轨道节省时间,比直接转移轨道节约能量.  相似文献   
867.
根据基本维修作业时间的统计分析特点,提出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明确了维修作业工时数据采集后的筛选和补充方法,按照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的一般流程,给出了本处理方法中的样本数据常用统计量,阐述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分布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本维修作业工时的计算方法和评价原则。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处理后的采样数据主要用于建立基本维修作业工时数据库,奠定数字化维修作业平台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8.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aircraft separation. It can separate invalid components from aircrafts timely to achieve light-weight. Magnesium alloy is the lightest metal material, and can be used to cast effective light-weight components of an aircraft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chnology on magnesium alloy components is basically blank.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the linear separation of magnesium alloys, the Mg-12Gd-0.5Y-0.4Zn alloy is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target shaped charge cutting test. The effects of the shaped charge line density, cutting thicknes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n the cutting performance of the alloy are studied. The shaped charge cutt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notch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penetration and the collapse. The higher the linear density is, the stronger the ability of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er is, and the greater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which is advantageous. However, the target structure will be damaged when it is too large (e.g., 4.5 g?m-1). Within 12 mm, when the cutting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increases, the penetration depth increases. The lower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the greater the penetration depth is, and the more conducive the penetration depth to the shaped charge cutting is. When the elongation (EL) increases to 12%, the collapse of the target is incomplete and the target cannot be separated. Whe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Mg-Gd-Y-Zn alloy is less than 350 MPa, the EL is less than 6.5%, the cutting thickness is less than 12 mm, and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cutting of the magnesium alloy can be achieved stably.  相似文献   
869.
微波能量传输设计与验证是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各阶段的核心工作,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则是微波能量传输的关键环节。目前的反向波束控制研究都基于微波能量发射阵列具有理想型面的前提,没有考虑空间环境中微波能量发射阵列结构模块发生位置和姿态偏差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4个阶段任务,分析了结构模块姿位偏差对整流阵列处功率密度和波束指向误差带来的影响。在已经验证的软件化微波能量反向波束控制基础上,结合结构模块姿位偏差校正,提出了基于相位补偿的反向波束控制技术,并对校正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相位补偿的反向波束控制技术对微波能量发射阵列结构模块姿位偏差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校正能力。文章可以为微波能量传输系统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70.
侯成杰 《航天器工程》2013,22(3):126-129
梳理了现有的回归测试策略,并结合航天器软件参数修改错误的2个实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回归测试策略。该策略借鉴回归测试用例集约简算法中的需求驱动方法,提出了基于构建程序-需求覆盖矩阵和测试用例-需求覆盖矩阵进行回归测试的方法,并给出了按照该策略实施软件参数修改测试的流程。最后,提出了将该测试策略工具化的设想,如研发代码变更影响域自动分析工具,或者使用已有的商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