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42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Bailing Tian  Qun Zong 《Acta Astronautica》2011,68(7-8):1176-1184
Development of a feasible guidance scheme for reentry vehicles is a challenge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nonlinearity and multi-constraints. A metho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ree-degree-of-freedom guidance for constrained reentry vehicle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First, the constrained trajectory is generated by Legendre pseudospectral method (LPM) and then the feasibily of the trajectory is validat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ference trajectory, the guidance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 trajectory state regulation problem which is a linear time varying system. A robust state feedback guidance law is generated in real time using indirect Legendre pseudospectral feedback method. Finally, 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overall guidance scheme can lead to a very accurately controlled flight with all the constraints satisfied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initial state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12.
<正>On April 24,1970,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first man-made satellite,DFH-1. It was a milestone in China's space history,making China the 5th country capable of independently developing, launching and operating satellites following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France and Japan. Since then China's satellites have been launched into space one after another and benefit mankind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China has  相似文献   
13.
PIV技术在复杂二相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学元器件随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其工作性能越来越多地受到大气悬浮汇聚微粒的影响。大气微粒在复杂流场中呈现何种运动汇聚效应,对于合理准确评估机载光学元器件的工作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而复杂气动流场中微粒分布状态的预估一直是飞行器外界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气动问题的复杂性、大气中微粒的多样性一直是制约各种试验手段展开、数值模型建立的主要因素。利用先进的激光粒子图像技术,在风洞中对舵面旋涡主导的复杂流场中的微粒速度及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测量舵面翼梢脱落旋涡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激光片光扫描流场全域,同时高帧频CCD相机同步曝光,利用PIV 拍摄到的流场中涡流截面内微粒分布的瞬态图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始粒子图像进行互相关、二值化处理,通过对图像区域内的灰度值计算,统计相对流场截面内的粒子浓度系数,得到在复杂旋涡结构流场内瞬态粒子的分布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气中微粒在激光片光下的米氏散射原理,可以有效地拍摄到复杂流场结构下粒子光学散射及分布的特性图像,解决了传统环境测试设备无法对复杂条件下流场内粒子分布进行实时测量的缺陷;在旋涡为主导的流场中,大气中的微粒由向心力牵引,在涡核周围达到平衡运动状态,微粒环绕涡核形成一条环状带,这一区域中的粒子浓度系数要远大于自由流场中的微粒,涡核中心粒子呈“空洞”状态。  相似文献   
14.
On April 15,2013,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decided to establish a Board of Executives for 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ASC)and Mr.Xu Dazhe was appointed Chairman of CASC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器械的飞速发展,对该领域中结构件所用材料的综合性能及轻量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型客机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刺激了新型材料的兴起,使材料向着高性能,轻质量发展。纤维金属层板是由铝合金与纤维预浸料交替铺层固化而成的层间混杂复合材料。纤维金属层板结合了金属与复合材料的优良特性,具有密度小、损伤容限优良、抗冲击和疲劳性能,越来越受到航天航空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关注。目前用于商业生产的金属纤维层压板(FMLs)多以基于芳纶纤维(ARALL)与基于高强玻璃纤维(GLARE)的层板为主。概括了纤维金属层板的制备前表面处理工艺,对其弯曲测试、拉伸测试、冲击测试和疲劳测试等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新型纤维金属层板的开发进行探究,为纤维金属层板的开发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介绍采用Q检验规则,处理可疑数据、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和各数据对平均值的偏差与平均偏差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空-空导弹微分对策最佳导引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明善 《航空学报》1987,8(11):579-586
本文研究空-空导弹微分对策最佳导引问题中目标加速度及导弹加速度对制导精度的影响。根据推得的三类制导律讨论了指标中权系数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剩余飞行时间(time-to-go)的两种估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导弹侧向加速度作为制导信号对导引精度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如果目标加速度不大,在制导过程中引入目标加速度则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机器人自动上壁及缓冲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机器人拉力形成的机理、碰壁的原因和过程.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给出了拉力的计算方法,采用机器人物理样机进行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拉力的作用下机器人与壁面贴合,同时伴随碰撞,其间冲击能量的吸收由机器人裙边和支撑机构所构成的缓冲装置承担.前者还要保证机器人贴壁后的密封,因此刚度不宜过大,后者还要保证机器人在壁面上稳定行走,因此它的刚度又不宜过小.给出了缓冲装置刚度的确定方法及其在裙边和支撑机构上的分配准则,可用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按需分配方式所造成的长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业务预测的按需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预测业务在等待队列中的长度,将预测信息发送给网络资源控制中心,再由控制中心动态地分配带宽资源,达到服务质量的要求。在阐述了按需分配和业务预测的基本算法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预测信息发送间隔时间的时延性能,分析中考虑了实时业务比非实时业务享有更高的优先权,并且比较了常规按需分配与基于业务预测的按需系统分配方法的时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业务预测,选择合适的预测信息发送间隔时间,能够有效地改善带宽资源分配的时延性能,相比一般的按需分配方式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疲劳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退化的两参数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复合材料结构剩余疲劳寿命监测的剩余刚度方法,它以实验室中获得的归一化的剩余刚度曲线为基准,结合复合材料结构疲劳危险点的实测剩余刚度值,预测该危险部位的剩余疲劳寿命。该方法抓住了复合材料结构刚度退化的本质,借助实测刚度值,消除了疲劳性能分散性的大部分影响。通过4种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光滑试验件和中心孔试验件的疲劳试验结果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复合材料结构的剩余寿命,且仅需利用前20%左右的剩余刚度数据,预测结果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