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航空   611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2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制备了W-10Ti合金,研究了冷等静压(CIP)压力、热等静压(HIP)温度、高温处理对W-10Ti合金组织的影响。发现CIP能明显提高装料密度,有利于后续的HIP成形和元素扩散。提高CIP压力和HIP温度,能提高W与Ti扩散程度,HIP在1 300 ℃时,纯Ti相完全消除。高温处理温度为1 300、1 400、1 500、1 700 ℃时,富Ti相含量先降低再升高,在1 400 ℃时降至最低,为5.18%。在超过1 400 ℃处理时,富Ti相会发生共析转变。  相似文献   
992.
993.
微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卫星是对地定量化遥感的重要手段。开展了微纳InSAR卫星系统总体技术研究,给出了使得干涉测量覆盖范围最大的双星编队构型设计方法,建立了低燃料消耗双星轨道参数设计准则,提出高功能密度比InSAR卫星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载荷平台一体化、卫星高集成模块化等总体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94.
杨凯  霍柏琦  姚晔  石磊  邓康耀 《推进技术》2022,43(8):405-410
针对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性能提升的需求,开展了增压中冷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工况动态响应及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涡轮增压器惯性导致的进气滞后是柴油机瞬态工况下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突加载工况下,进气量响应滞后供油量响应4~5个工作循环,且进气量响应速度随初始负荷增加而增加,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等燃烧特征参数加载过程中响应速度较快,波动较小;缸内燃烧过程恶化,燃烧重心和燃烧终点较同负荷下稳态工况值均推迟。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目前机器人在轨装配存在的作业效率低、空间操作受限、环境感知不完全等问题,提出一种腿臂融合型在轨装配机器人。首先,使用D-H法建立了腿臂融合型装配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对其单个腿部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得到单个腿各个关节角和足端之间的运动关系;其次,分析了腿臂融合型装配机器人的行走步态和装配步态,行走步态中分析了二步态和三步态,装配步态中分析了单臂装配和双臂装配,使机器人达到平稳的行走和装配;最后,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搭建仿真平台并对行走步态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用于该机器人的行走。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弹上电子设备双层减振系统结构参数设计问题,研究了一二级减振系统的频率比、质量比、阻尼比对双层减振系统在以冲击响应谱形式表示的冲击激励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的影响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可为弹上电子设备双层减振系统的缓冲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7.
在救生伞高速空投试验过程中,由于救生伞系统在做非均加速非定常运动的同时又受到假人姿态的影响,常规空投试验获取的开伞动载数据往往离散度较大,无法真实反映救生伞的开伞性能。本文针对救生伞的前置体影响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增加稳定伞的方法对假人自由飞阶段的姿态进行控制,并对不同工况下假人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3种工况的空投试验验证研究假人姿态对开伞动载的影响,对开伞时间、开伞速度、开伞动载、假人角速度以及速度损失等试验数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假人姿态控制对开伞程序没有影响,与不控制假人姿态试验程序相比更接近于该型救生伞前置体的实际工况。从试验数据结果分析,假人姿态控制后可以改善开伞动载数据的离散性,提高开伞动载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最大开伞动载数据可以减小8.9%。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内河船舶工况启停变化频繁导致瞬态动力性较差、动态响应较慢等问题,提出并联气电混合动力系统改进方案,利用模糊逻辑推理方法来提升动力响应性能。以某内河拖船为研究对象进行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通过对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切换规则,建立基于逻辑门限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为进一步优化逻辑门限方法主观设定边界阈值不可调节问题,提出基于“模糊逻辑推理+动态协调”能量最优分配策略。通过最优设计相关试验验证管理策略,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能量管理策略能使天然气发动机的平均负荷提升37.86%,平均效率提高2.74%,动态响应时间缩短44.45%。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运载火箭30 kW以上功率等级电动伺服控制驱动器的研制要求,设计了一种强环境适应的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驱动模组。通过对火箭固体助推发动机工作环境分析,设计了基于光耦驱动器件的功率驱动与保护电路;为有效提升功率驱动模组在高压大电流工作时的可靠性,采用降低功率主回路杂散电感与IGBT有源钳位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抑制IGBT在大电流关断时的电压尖峰;通过对动力电进行滤波处理,有效解决高压高频信号通过线缆传输时对控制驱动器内、外部的电磁干扰问题;通过IGBT功率驱动电路的单双脉冲测试及连续功率测试,有效验证IGBT功率驱动模组的高压驱动能力,为大功率电动伺服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总体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漏斗/环形组合式混合扩压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结构参数和涵道比对该组合式混合扩压器流动和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构参数包括漏斗高度、进气冲角、进气节角。结果表明:组合式混合扩压器下游呈现剪切与涡流同时存在的流动和掺混特征。漏斗下游会形成一对旋向相反的流向涡对,支板下游形成剪切层。漏斗高度对组合式混合扩压器性能影响较大,其值越大热混合效率越高,同时总压损失也越大。组合式混合扩压器初始热混合效率随着进气冲角和进气节角增大而升高,混合充分发展后热混合效率相差不大,总压损失随着进气冲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气节角的变化差别不大。热混合效率随着涵道比增大逐渐降低,当涵道比大于0.8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