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6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航空   1012篇
航天技术   256篇
综合类   184篇
航天   49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重点对静止状态谐振子的静电激励方法进行研究。理论上分析了采用单频激励和半频激励时由外加电压产生的静电驱动力之间的差别,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不同的激励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92.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的关键。以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为例,详细介绍了软件黑盒测试的几种方法,用黑盒测试技术来设计切实可行的测试用例。实践证明,应用黑盒测试技术在大气数据计算机软件测试中设计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效率,发现了软件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介绍了倾斜摇摆试验台的倾斜、摇摆及振荡等参数的校准原理及现状,提出了采用具有零频响应的高灵敏度加速度计对倾斜摇摆试验台进行校准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校准装置,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实践表明,使用加速度计可完成倾斜摇摆试验台大部分参数的校准,操作简单方便,并可溯源至国家振动基准。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频率步进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经典逆傅里叶变换成像方法时距离向无模糊测绘带宽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将频率步进SAR脉冲串信号等效为沿航迹分布的虚拟阵列雷达信号的模型及成像处理方法,并利用改进的后向投影方法实现对目标的无模糊成像。建立了频率步进SAR虚拟阵列模型,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高分辨距离像合成方法,并通过在原始后向投影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距离偏移校正和二次相位补偿,实现了对目标的精确二维成像。结果表明:频率步进SAR虚拟阵列模型成像方法不受频率步进雷达无模糊测绘带宽度的理论限制,可以实现较宽测绘带内各目标的无模糊、快速成像。  相似文献   
995.
基于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效地预测使用阶段的故障数据对于合理制定可靠性计划以及开展可靠性维护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复杂系统的历史故障数据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故障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包括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训练和预测过程实现算法等,进一步以预测误差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网格搜索的LSTM预测模型参数优选算法,通过与多种典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实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LSTM预测模型及其参数优选算法在故障时间序列分析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6.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HX-1)计划2020年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地面应用系统是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五大系统之一,主要负责科学探测计划制定,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的接收、处理、解译和管理,组织开展科学数据的应用和研究等任务。在分析国外类似系统和火星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的特点和难点基础上,从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出发,介绍了系统总体布局、分系统主要功能、组成和设计。  相似文献   
997.
刘光远  魏志  彭鑫  陈德华  贾智亮 《航空学报》2018,39(2):121499-121499
目前先进跨声速风洞试验段多采用槽壁形式,而国内对槽壁干扰的认识较少,尚未进行过槽壁干扰的评估和修正工作。本文基于理想槽壁均匀边界条件和经典方法,利用先进构型民机标模对槽壁干扰特性进行了评估和修正,在验证方法准度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2.4 m跨声速风洞和欧洲跨声速风洞(ETW)槽壁干扰的差异和规律。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试验数据与ETW参考数据吻合较好,修正量、干扰因子与ETW评估结果一致。与传统孔壁试验修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原理清晰,计算简便、快速,可方便应用于其他类似槽壁风洞中,可作为壁压信息法的辅助手段以提高国内试验数据质量,并为国内先进跨声速风洞的设计和调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基于CFD的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设计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鑫  王刚  张雪飞  何乾强 《航空学报》2018,39(8):121863-121863
在对较大面积座舱盖进行长时间高低温频繁转换的加温疲劳试验时,实现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场的均匀分布是保障试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疲劳试验台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为研究对象,以相互耦合的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定义温度场均匀性,考察不同设计参数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选取环形通道的试验段和前过渡段为计算区域,并建立了三维非稳态对流-导热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设计参数的方案优选,详细分析了入口温度控制周期、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入口流量和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变入口温度控制周期不会对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而调整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可以明显改变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此外,增大入口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座舱盖外表面的温度场均匀性,通过改变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可以明显改善由风挡温度引起的温差超标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的设计方案优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唐峥钊  董春曦  畅鑫  刘明明  赵国庆 《航空学报》2018,39(7):322007-322007
通过对微多普勒效应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散射波干扰方法。将拖曳式干扰机和ISAR接收机分别等效为双基ISAR的发射站和接收站,干扰机对截获的ISAR信号进行微动信息调制并转发至目标,由其散射至ISAR接收机产生散射波干扰效果。干扰信号经ISAR接收机处理后可在真实目标回波成像结果附近产生假目标,且在方位向形成干扰条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干扰机转发参数及微动调制参数可分别实现不同的压制干扰效果。由于拖曳式干扰机与目标距离较近,干扰信号可获得较大功率,且与真实目标回波相参,可获得ISAR二维脉冲压缩处理增益,与传统射频噪声压制干扰方法相比成本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环境温湿度对低密度烧蚀材料施工窗口的影响,将低密度预混料在室内放置不同的时间后,再对其进行后续的灌注、固化、加工等处理,进而讨论基体黏度对烧蚀材料的宏观微观形貌及施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黏度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有拐点,拐点后环境温湿度对基体的黏度影响更加显著,温湿度越大,基体黏度增大越快;拐点前后灌注的低密度材料的密度、宏观形貌没有明显差别,但拐点前灌注的材料填料在树脂中分布均匀,树脂充分浸润填料,而拐点后灌注的材料填料分布不均匀,树脂不能充分浸润填料,存在孔隙。说明低密度预混料应在基体黏度拐点前进行灌注,环境温度湿度越大,施工窗口越短,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