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航空   309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32.
针对某型发动机地面试车时出现的滑油压力调节异常故障,分析了主滑油泵调压原理,建立主滑油泵滑油压力调节异常故障树,结合故障检查情况进行排查,确定了故障是由于弹簧垫盘和调压活门端面间隙小造成的,并在进行故障排除及装机验证之后,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修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3.
34.
35.
视觉传感器在无人机室内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基于特征点的视觉里程计算法通过底层亮度关系进行描述匹配,抗干扰能力不足,会出现匹配错误甚至失败的情况,导航系统的精度及鲁棒性有待提升。由于室内环境存在丰富的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信息辅助的无人机视觉/惯性融合定位方法。首先,将室内语义信息进行因子建模,并与传统的视觉里程计方法进行融合;然后,基于惯性预积分方法,在因子图优化中添加惯性约束,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最后,通过无人机室内飞行试验对算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视觉里程计算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6.
王荣  路民旭  郑修麟 《航空学报》1994,15(6):749-752
采用恒ΔK法对GC-4钢在3.5%NaCl溶液中化学短裂纹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恒ΔK时裂纹扩展的da/dN-a曲线存在临界裂纹尺寸a。当a<a时,显示化学短裂纹效应。a值几乎不受加载频率、应力比和ΔK水平的影响;化学短裂纹特征扩展速率与长裂纹扩展速率之比是各种力学参量的弱函数。依据分析给出化学短裂纹扩展速率与裂纹尺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一种多晶石墨的拉伸蠕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生儒  骆蓉  周达宇  杨峥 《航空学报》1994,15(8):955-959
对一种多晶石墨材料进行了拉伸蠕变试验后,用RAMANORU1000拉曼光谱仪对蠕变前后的试样作了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蠕变前后试样纵向剖面的孔隙变化。结果表明:在1700℃,0.7MPa的应力作用下多晶石墨材料不发生明显蠕变。蠕变初期可用ε-ε0=Atn进行描述,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n值从0.485~0.8之间变化。在同一应力条件下,随温度提高,n值增大。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多晶石墨蠕变后石墨化程度增加、孔隙增多、变大。  相似文献   
38.
电传系统的谐波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荣士 《航空学报》1993,14(2):66-71
从舵回路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入手,通过频谱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高增益电传系统中三角波的高频奇次谐波激发舵面抖振的物理本质,并给出电传系统谐波振荡的必要条件、抖振的频率特征以及防排措施,对现代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9.
带间隙空间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带间隙空间结构的动力学问题。着重讨论间隙引起的结构非线性特性,从理论上探讨了一维间隙系统的定量及定性求解方法,并通过伸展机构的试验研究,验证了间隙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workspace, low cost and the integrated vision/force sensing, robotic mill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machining of complex parts. In recent years,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s of robotic milling, and lots of resul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ynamics, pose planning, deformation control etc.,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robotic mil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parts 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