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1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航空   1357篇
航天技术   410篇
综合类   346篇
航天   4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51.
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动目标检测(MTD)滤波器组设计方法,即信号处理系统分为目标处理通道和气象处理通道;目标通道采用自适应动目标检测(AMTD)处理方式,实时检测杂波的存在,判定杂波强度(如强、中、弱),根据杂波的强度自动产生或选择滤波器加权因子,以期保证对地杂波高度抑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信噪比损失,提高对弱小目标的检测能力。该方法可提高雷达在杂波环境中的自适应性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2.
涡轮盘结构概率设计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殿印  裴月  王荣桥  李其汉 《航空学报》2008,29(5):1144-1149
 基于涡轮盘结构确定性设计流程,将概率设计理念融入设计过程中,发展了涡轮盘结构的概率设计流程,初步建立了涡轮盘结构的概率设计体系。以涡轮盘结构的传统设计流程为基础,提出涡轮盘结构的概率设计准则,并建立了涡轮盘的概率设计流程。以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失效为例,按照文中建立的概率设计流程,将形状优化设计结果作为初始结构方案完成了涡轮盘的低循环疲劳概率设计。通过与原设计结果对比表明,按照概率设计观点进行涡轮盘的结构设计能够兼顾结构静强度性能和结构强度可靠性,在满足可靠度的前提下降低涡轮盘的质量,有效地提高其设计质量,初步验证了涡轮盘概率设计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3.
一种基于指数损失函数的多类分类AdaBoost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的多类分类AdaBoost算法——使用多类分类指数损失函数的前向逐步叠加模型FSAMME(forward stagewise additive modeling using a multi class exponential loss function)。该算法是基于原始的两类分类AdaBoost算法归结为使用两类分类指数损失函数的前向逐步叠加模型的统计学观点,将两类分类的前向逐步叠加模型自然扩展到多类分类情况下得到的,并采用多类指数损失函数和前向逐步叠加模型对FSAMME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证明。该算法大大降低对弱分类器的精度要求,只需每个弱分类器的精度比随机猜测好;算法简单明了,不用把多类问题转化为多个两类问题,而是直接求解多类分类问题,大大减小计算复杂度和计算量。通过对基准数据库的测试分类及航空发动机故障样本的诊断,结果表明:FSAMME算法一方面可达到较高的分类诊断准确率,其准确率明显高于AdaBoost.M1,略高于AdaBoost.MH;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小计算成本,满足在线快速分类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4.
飞行器气动计算为总体设计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常用气动计算方法有很多.针对海鹰2号导弹气动外形,采用DATCOM及FLUENT软件分别通过工程估计及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其弹体气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将计算所得的主要气动参数(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与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从而对不同计算方法的使用精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局部加以一定的工程修正,可以为总体及其他部门提供较为精确的气动力系数,且由于各自的使用特点,可以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55.
研究了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为2的超音速燃烧中,液体射流所产生的振荡激波对强化超音速燃烧的作用。经过一维分析,证明了在离燃料喷嘴适当位置上喷射液体,所产生的振荡激波能强化超音速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956.
程序载荷下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损伤等效递推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里阳  胡俏  林文强 《航空学报》1995,16(2):113-115
以载荷循环数-疲劳寿命干涉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程序载荷(包括随机载荷历程)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问题的特点及计算方法。通过对疲劳失效过程的分析,针对复杂载荷下疲劳问题的物理本质,提出了一个以损伤等效原则转换不同载荷水平的当量循环数的可靠性递推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57.
磁流体斜激波的碰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磁流体斜激波之间的碰撞及其与接触间断的相互作用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两个快激波碰撞后交换位置,同时出现一接触间断和一慢稀疏波对。(2)两个慢激波碰撞后交换位置且强度减弱,同时出现一接触间断和一块激波对。(3)一前向快激波与一后向慢激波碰撞后交换位置,快激波强度增加,慢激波强度减弱,同时出现一后向快激波、一负接触间断和一前向慢稀疏波。(4)一前向快激波与一正(负)接触间断相互作用后交换位置,快激波减弱,同时出现一后向快稀疏波(快激波)、一后向慢激波和一前向慢激波(慢稀疏波).(5)一前向慢激波与一正(负)接触间断相互作用后交换位置,慢激波减弱,同时出现一后向慢稀疏波(慢激波)和一快稀疏波(快激波)对。   相似文献   
958.
采用二维三分量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线性无力场对电流片的自发重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片的背景场(无力场)对重联的拓扑位形有重要的影响,当无力场因子达到一定值时,在模拟区域内出现大范围的磁岛,磁岛厚度随时间的发展而增加,而无力场因子较小时则没有磁岛形成。当无力场因子为零时,即回到普通的位场情形的单x线重联,位场情形磁场拓扑位形与Scholar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59.
磁流体力学的共面黎曼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MHD黎曼问题的求解对分析行星际扰动演化趋势和激波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MHD共面间断可以分解为前后向快慢激波、中心简单波和接触间断的假定,提出MHD共面黎曼问题的一种三参数迭代解法,运用该解法实现纯法向速度间断的分解,并初步探讨该解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60.
一种螺旋桨的气动声学设计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就螺桨而言,其性能优劣的主要标志是高效率与低噪声,而以螺桨推进的飞机,螺桨为主要噪声源,为满足CAAR36及FAA36等国内外有关航空声学适航条例,要求在设计阶段就能准确地预测远场噪声特性,另一方面,从旅客舒适性角度考虑,以及从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即防止声疲劳),则要求能准确地预测近场噪声。这样,在当代螺旋桨设计体系中包括螺旋桨声学设计子系统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