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航空   625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1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各步骤各主要因子和水平的作用进行了试验探讨.结果表明,绶草茎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0.78 mg·L~(-1) +NAA2.0 mg·L~(-1),诱导率为98.7%;体胚发育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LS+6-BA1.00 mg·L~(-1)+IAA0.08 mg·L~(-1).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体胚萌发率达到99%,萌发的体胚成苗率达到100%.扫描电镜的观察证实了绶草体细胞胚胎再生的实质.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延长燃油喷射体的使用周期、降低维护成本,利用电解加工技术和相贯结构的阴极开展燃油喷射体内交叉孔相贯处的去毛刺和过渡圆弧修形试验研究,实现电解去除交叉孔相贯处的毛刺,且达到修形后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R=(2.0±0.2) mm的目的。建立交叉孔相贯处电解修形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COMSOL软件进行不同加工时间和电压下电解修形过程的数值求解,开展交叉孔相贯处电解修形过程的工艺试验,对比分析相同工艺参数下数值求解与修形试验得到的过渡圆弧半径,验证修形过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得到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随加工时间和电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工时间t=360 s、加工电压U=12 V时和加工时间t=420 s、加工电压U=10 V时,数值求解与修形试验得到的过渡圆弧半径较好地满足了过渡圆弧半径R=(2.0±0.2) mm的要求,且修形后的交叉孔相贯处的过渡圆弧轮廓明显。  相似文献   
993.
管路构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各类先进装备的介质传输构件与结构件,是起着“血管类”生命控制线作用的一类量大面广的关键构件,一般在整个装备中工作环境最为复杂、可靠性要求最为苛刻。各类管路构件的可靠性连接是确保其服役安全性与稳定性的瓶颈问题。管路构件塑性变形连接技术具有连接强度大、可靠性高、连接工艺过程高效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管路构件的连接工艺。然而,随着各类先进装备对长寿命、高功效、轻量化和高可靠性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管路构件连接技术正面临新挑战。从接头塑性成形、装配工艺与服役性能等3方面综述了管路构件塑性连接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工艺特点与服役性能,对比分析了几种主要连接结构的工艺过程和服役性能的差异;通过对上述研究进行动态分析,总结提出了管路构件塑性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994.
文 摘 磨削表面形貌是磨削表面完整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对材料的接触应力、耐磨耐腐蚀性及抗疲劳强度等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概述分析了国内外在磨削表面形貌建模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结果等所取得的进展,对磨削表面形貌建模的三类方法(经验建模法、理论建模法、有限元分析法)进行了综述,对各类建模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论述,指出当前相关磨削表面形貌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磨削表面形貌建模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对当前适航审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审查任务模型的审查分类分级方 法,实现了各类不同适航审查数据层级结构化管理,形成清晰可见、可跟踪的、完整的审查证据链。此方法目 前已经在一些项目上初步应用并有效解决了初期在机载系统和设备在审查过程中的难点,有效地支持适航审查 能力提升,促进适航审查相关方构建形成多层级化的标准跟踪和管理能力。此方法后续也在多个型号项目审查 过程中实现了同一审查数据和结论的复用和迭代,有效帮助审查部门提升适航审查效率的同时也给机载相关单 位提供了一定数据积累,从而促进其更好的正确理解并贯彻审查方的适航审查要求,为促进国家的航空产业链 更好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原始的焊接方式焊接筛网式推进剂管理装置的收集器合格率低、可靠性差。为此,采用纯钛箔作为过渡层进行了不锈钢筛网与钛合金支压板的电阻缝焊试验以及随后这两者与钛合金骨架的电子束焊试验,然后进行了地面力学环境下的振动试验,以验证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性。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纯钛箔过渡层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筛网在电阻缝焊时的焊接热量,有效地减小筛网的热变形;另一方面可以在电阻缝焊后形成牢固、封闭的纯钛/不锈钢筛网焊缝过渡区,有效地增加电子束焊时筛网的变形抗力,从而使得焊接后试样的合格率和性能大幅提高。振动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方式改进后收集器的可靠度置信下限从0.90增加到了0.96。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了API 转发的技术路线,通过虚拟机、虚拟机管理系统与宿主机中各模块的协作,为虚拟机提 供与物理GPU 具有相同功能的显卡,在应用程序库层面实现了国产GPU 芯片的虚拟化平台。此外通过设计基 于QoS 的GPU 资源自适应调度算法,为多虚拟机的资源竞争提供了公平调度保证。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基于 国产GPU 芯片的虚拟化构建的可用性和基于QoS 的自适应公平性调度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无人集群协同作战通信/定位的集约化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有机结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波形。一方面,利用SCFDE中频域均衡易于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且便于与DSSS结合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复杂场景的通信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恒包络零自相关导频序列的优良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其作为导频序列并计算与本地导频符号的循环移位相关,检测相关峰值即可实现整数符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同时,结合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构建差分延时相关模型,有效解决了小数采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信号到达时间估计。  相似文献   
999.
阐述了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系统产生背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系统通信速率受限以及自动识别系统(AIS)时隙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全双工射频通信频段设计方法和时隙冲突解决途径。通过采用多个射频通道以及多个波束合成,利用阵列天线和数字波束合成(DBF)技术,将卫星大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区域,缩小单个天线波束视场覆盖范围,减少单波束范围内船舶数量,能有效降低AIS信号时隙冲突。以600 km卫星轨道为例,介绍了8通道及8个波束DBF设计方法,对波束视场和天线增益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多波束可覆盖±42°视场角范围,单波束视场角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